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应用于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应用于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韶明

(河北省深州市医院内四科河北深州053800)

【摘要】目的:探究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在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研究组(42例),对照组使用甲硫咪唑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左甲状腺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甲状腺体积(7.15±3.22cm3)、TSH水平(2.66±1.78mIU/L)、不良反应发生率(2.38%)及治疗有效率(92.8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较单药使用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低,在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硫咪唑;左甲状腺素;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06-02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儿童甲亢,是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鉴于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因此推荐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硫咪唑便是一线抗甲状腺药物[1],我院在常规使用甲硫咪唑的基础上联用左甲状腺素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研究组(42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8.7±1.8)岁;研究组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9±2.0)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使用甲硫咪唑(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440,规格:5mg)治疗,每日剂量为0.5~1mg/kg,分三次服用,连续服用2个月。随后,甲硫咪唑剂量调整为每日2.5mg。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左甲状腺素(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22,规格:50μg),服用剂量为每日12.5~50μg。

1.3评价标准[2]

检测患儿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变化,测量甲状腺体积;记录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视患儿的临床症状和TSH水平判定药物的疗效:显著(症状消失,同时TSH水平正常);好转:(症状减轻,TSH虽然下降但不稳定);无效(症状及TSH水平均无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TSH水平及甲状腺体积对比

治疗6个月后,患儿TSH水平及甲状腺体积对比见表1。研究组甲状腺体积(7.15±3.22cm3)、TSH水平(2.66±1.78mIU/L)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患儿TSH水平及甲状腺体积对比(x-±s)

3.讨论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作为儿童慢性病的一种,该病发病隐匿,多达数患儿早期无明显症状,并且一些早期的甲状腺异常代谢情况也容易被忽视[2]。目前,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并未明确,临床表现以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为主要症状。对发育关键的儿童来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3]。

儿童还处于发育期,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常规的药物治疗为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硫咪唑),治疗时间至少需2年,而甲硫咪唑的长期使用会造成白细胞减少、甲减、皮疹等副作用。我院在使用甲硫咪唑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联合应用左甲状腺素,治疗6个月后发现两药联用可显著改善患儿TSH水平及甲状腺体积,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至2.38%,治疗有效率则提高至92.86%。

综上所述,在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中,甲硫咪唑与左甲状腺素的联合使用较单药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低,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旭辰,耿二芳.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4).

[2]白红玲.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z2).

[3]杨青.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6(3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