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08
/ 2

谈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谢水柔

(江阴市司法局,江苏省江阴市214400)

摘要::在公安系统中,犯罪与司法心理学对公安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打击和预防犯罪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对于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实现对犯罪人犯罪心理的有效解读,是公安系统提升破案率的理论依据。同时,在多种实际案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研究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重要性。同时,犯罪与司法心理学还属于一门技术科学,是为公安司法工作提供支持的重要学科。文中就以公安系统的实际案例入手,对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与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犯罪司法;心理学;理论意义;实践价值

引言:

受到西方法学内容的影响,我国针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通过实践可以发现,犯罪心理学的介入,使得公安系统工作的开展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相关学者针对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探讨与研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犯罪与司法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内容得到全面补充。针对犯罪人的心理、精神以及各项社会活动均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基础上,针对犯罪心理学理论的探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这也使得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研究进程得到进一步推动。具体来说,犯罪与司法心理学,既涉及到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经济学,还与遗传学、生理学、精神学以及心理学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犯罪与司法心理学属于一项系统性学科。

一、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一)犯罪与司法心理学有助于犯罪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自从有犯罪现象出现在人类社会中以后,人们就始终高度重视犯罪这一问题。犯罪科学已经出现较长的时间,但是还会有很多不足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犯罪原因、犯罪动机以及影响犯罪的因素等都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同时也要提高对犯罪人心理以及犯罪后内心感受的重视程度,这对有效抓捕犯罪人以及预防于矫正犯罪心理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犯罪学科再进行深入与研究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很多学科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时都是从自身的角度着手,但是犯罪与司法心理学带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与其他犯罪学科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犯罪以及司法心理学主要是对个体问题高度重视,在研究个体心理时主要是从犯罪心理机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着手。在此基础上,犯罪以及司法心理学所进行的探究与解答可实现对犯罪原因以及心理机制的进一步揭示,这对犯罪心理形成以及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有积极意义,并且,提供一定的依据给犯罪预防以及惩治犯罪工作,对矫治犯罪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作用。整个犯罪科学体系的充实需要利用上述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支撑,架构的完善以及理论水平的提升对犯罪问题的有效改善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犯罪与司法心理学有助于心理科学的应用和完善

心理学科的发展时间已经有100多年,其理论以及应用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相当迅猛。人的心理具有相当复杂的现象,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等都是人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心理学以及个性心理学也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因此在针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时,必须实现对上述内容的综合考虑。在不断实践与发展过程中,这部分心理学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尤其是已经逐步实现最独特理论体系的完成。在犯罪心理规律研究工作中可实现对上述心理学观点、方法以及成果的科学使用。从本质上来说,这部分内容并不能立足于犯罪人员的心理、行为以及做法等,实现对犯罪科学的专门研究,只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型存在于犯罪人心理以及行为规律当中。在全面系统研究犯罪与司法心理学时,上述内容还处于一种较为边缘的地位[1]。

在心理科学体系当中,犯罪与司法心理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针对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科理论框架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凸显其价值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构成原因可得到进一步界定。在研究犯罪心理时,需要将固定的心理结构以及心理成分作为主要依据。犯罪人心理结构与守法者正常心理结构之间并没有存在实质上的差别,这些研究成果以及规律的总结对司法心理学发展与完善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犯罪以及司法心理学学科理论水平可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为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实践价值

(一)对惩治违法犯罪与犯罪作斗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从公安工作角度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有很多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相当强。因此,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过程当中,利用普通的手段无法实现对案件有效侦破,这会给惩治违法犯罪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较为积极的影响。另外,部分反侦查高手在完成犯罪行为后,会利用一定的手段实现对犯罪现场痕迹的有效处理,自认为没有任何疏漏存在。甚至会以为公安机关无法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侦破,进而出现一种较为严重的侥幸心理,这些都会给公安机关破案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与破坏。一般情况下,公安司法人员无法实现就上述现象的有效解决,这也是现阶段公安侦破犯罪案件中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在面对上述问题的时,有经验的办案人员会科学使用犯罪以及司法心理学知识,实现对破案中遇到问题的有效解决。尤其是在处理整个案件以及侦查过程当中,如果可以实现对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熟练掌握,就可实现对犯罪人动机经历以及个性特点的进一步分析。通过推断实现对作案前后犯罪人心理活动规律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措施,抓捕犯罪人。在审讯过程当中,公安司法人员也可利用犯罪人的心理变化实现对审讯策略的科学调整,利用犯罪心理分析技术以及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实现对犯罪人与案件关系的准确判断。这种方式不仅可实现对无辜人员的有效排除,同时也可针对犯罪人作案心理事实真相以及活动全过程的真实揭露[2]。除此之外,犯罪人在审讯过程中一定会存在抵抗心理,公安司法人员从心理方面着手,对犯罪人抵抗心理的瓦解有积极作用,实现对犯罪人其他犯罪经历的挖掘。所以说在惩治违法犯罪以及与犯罪作斗争的过程当中,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二)对改造与矫正违法犯罪人心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支持与帮助罪犯教育改造以及犯罪心理矫正是犯罪与司法心理学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相当重要的一个任务。劳动改造是现阶段我国处罚罪犯时所使用的主要形式,部分犯罪人员在走出监狱后还会出现再次走向犯罪道路的现象。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对上述问题的重视程度,针对这部分人员重返犯罪道路以及如何快速适应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在矫正犯罪心理之前我们需要针对犯罪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剖析。

剖析过程主要是在羁押期间进行,犯罪人员心理结构以及发展都会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在矫正犯罪人员心里使我们可对多种方法进行使用,一般有心理辅导、心理干预、心理诊断以及心理治疗等专业技术手段,结合实际科学实现对上述措施的选择,帮助罪犯实现的心理结构的重新调整与科学改造。这对犯罪各种内外在因素的彻底消除有积极作用,促使犯罪人员人格完成再社会化。在矫正违法犯罪人员心理过程中,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起着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对党和国家制定刑事政策法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不断实践与发展的过程当中。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理论以及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在侦查活动中广泛应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直观体现出我国心理与司法心理学理论的不断成熟。在侦查导向、查找线索过程当中,测谎结论可实现对自身价值与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此种趋势与背景之下,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97年刑事诉讼法以及12年新刑事诉讼法都不能给予犯罪心理学测试技术的测谎结论给予明确法律条文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指出心理测试与测谎结论以及刑事诉讼法鉴定结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该内容主要是从司法层面着手,认为测谎结论不再刑事诉讼法涵盖范围之内,因此只能作为辅助证据实现对案件的有效审查与判断,但是不能在刑事诉讼中作为直接证据使用。

当然,我虽然说任何一种证据都不是100%可靠,并且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所得测谎结论其应用价值极高,但是对于测谎这项新兴技术而言,由于受到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测试人员理论技术与经验水平的影响,其理论的认可度与技术的成熟度确实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造诣,我们更不可将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的作用无限地夸大。因此我们说每一项技术的运用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普遍被社会所接受都需要一定的历程,我们只有将此项技术的理论进一步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才能更加准确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司法诉讼过程之中,也才能将这一学科不断地发扬光大。

结语:

相关学者认为,犯罪行为是指在犯罪者的心理支配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系列行为,是将犯罪行为进行外部呈现的一种外化形式。因此,进行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研究可以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这一学科的研究,可以帮助公安人员实现对犯罪人心理形成以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进而保证对犯罪案件的有效预防,对社会的安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我们认为针对犯罪与司法心理学进行全面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亚平,吴艳平.司法心理学在少年审判中的运用与完善[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6(2):85-91.

[2]谷丰.论法心理学视域下司法的“能动”与“克制”价值平衡[J].学理论,2013(23):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