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建筑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吴叶波

吴叶波

浙江振丰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自密实混凝土是对传统混凝土的继承和发展。现如今,自密室混凝土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本文首先对混凝土施工难点进行了阐述,随后着重分析了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最后,从不同方面详述了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今后建筑施工工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混凝土技术也有了一定进展,出现了技术含量较高的自密实混凝土,它的应用范围也由民用工业扩展到桥梁、公路等。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不会止步于此,相反,它的前途一片光明。同时,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有较高标准,养护工作也有一定要求。

但是它的广泛运用并不是毫无道理的,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广受各界青睐。

2自密实混凝土所具备的优点

2.1密实度较高,简化了振捣工序

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进程中,能使用机械化进行施工,由于此类混凝土在浇筑之后,不需要振捣工序,这就减少了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加速了机械化进程,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在混凝土浇筑进程中,并没有出现巨大的振捣噪音。这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十分恰当,所以混凝土外观质量良好;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并没有进行振捣工序,能够保证混凝土浇筑密集配筋以及形状薄壁的构造特性。

2.2较好的流动性

自密实混凝土在混凝土中加入了一定份量的高效减水剂,混凝土中的水胶比相当小,所以和易性十分好,仅在重力作用下就可以自动密实和流动,因此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比较快。

2.3减少了工程造价

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以及制备中,能够加快施工进程,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小,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减少了工程造价。

2.4稳定性好

自密实混凝土在原料配置过程中,使用了一定份量的高效减水剂,使得混凝土在流动时不会发生离析情况,避免了溢水现象,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达到这种好的稳定性,经常限制配合比中的集料用量,缩小粗集料的最大直径。

3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3.1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

3.1.1掺合料

活性混合原材料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活性混合材料有着“界面效应”、“活性效应”、“减水效应”以及“微填效应”,在自密实混凝土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效应,矿物质掺合料可以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抗离析能力以及流动性能,加强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可以使用不同母岩的粉煤灰、磨细石粉、硅灰、磨细矿渣等等;各类矿物掺合料混合使用具有叠加的效应,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往往把几种矿物掺合料叠加使用。

3.1.2水泥

因为自密实混凝土使用的胶凝材料比较多,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应该尽量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想到工作的要求和坍落度经时的损失减小,还可以优先采用C3A和碱含量比较小、标准稠度需水量比较低的水泥。

3.1.3细集料

自密实混凝土使用的细集料细度模数较为适合的区间为2.5~3.2;与碎石比较,砂在混凝土中有着双重效用,一方面是圆形颗粒的滚动减水效用,这对流动性极其有利,但是对于强度来说,它不如碎石;另一方面是比表面积大吸水率高的需水效用,这两种彼此矛盾的效用,就决定了在制作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时,需要根据外加剂、水泥、掺合料等综合情况,通过反复实验选择砂率。

3.1.4外加剂

外加剂的标准为:和水泥的融合性好;减水率大;保塑、缓凝。最好采用减水率为20%以上的较高效的减水剂,其中以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最好,可以起到巨大的减水效应,减水率可以达到40%,有十分好的流动性,较强的粘聚性,超强的自密实性。

3.1.5粗骨料

因为自密实混凝土往往使用钢筋密列以及薄壁的结构,所以粗骨料底的最大直径不能超过规定的钢筋最小间距为25mm,通常以少于20mm为最好。就粗骨料颗粒的形状来说,应该尽量选择圆棱角状的,并且应该不含或极少含片状颗粒、针状以及粘土、石粉等等杂质。

4.2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的搅拌

因为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的种类极多,拌和物的粘性也比较大,应该优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这样可以减少拌制时间,让拌和物搅拌均匀。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的投放原料的次序分成两步操作。第一步:用水泥、掺合料、水、砂和高效减水剂配出有着较好流动性的砂浆;第二步:在砂浆中放入粗集料,搅拌均匀,看拌合物流动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高效减水剂的用量,如果还是不能够达到要求就需要调整配合比例。

3.3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

3.3.1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泵送

凝土应该用泵车进行泵送。混凝土泵送前应该用水冲干净,高标号砂浆来试泵,以此来密封和湿润管壁,减缓管壁对混凝土拌和物的阻力,使得自密实混凝土泵送能够顺利进行。因为触变作用能够让混凝土有最好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混凝土自密实成型。混凝土要尽可能从模板的底部泵送,泵送要连续送出,停顿时间不能太长,通常不能多于15分钟,不然会造成混凝土堵管情况。

3.3.2自密实混凝土的浇注

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注时要注意混凝土的浇注情况,需要时要适当敲击,特别在拐角处和柱子处应该多敲击,避免混凝土的流动不均匀造成的缺点。浇注墙体的时候,两面应该均匀浇注,避免高差过大造成模板变形、胀、漏等不必要的损失。浇筑过程中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施工场地巡查,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均匀和稳定,发现问题做出及时调整;浇筑时在浇筑范围内要尽量减少浇筑分层(分层厚度约是1m),让混凝土的重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尽量不破坏混凝土的粘聚性;用钢筋插棍做插捣,用锤子敲击模板,以此起到辅助流动和辅助密实的效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至设计高度后就可以停止浇筑,20分钟后再查看混凝土标高,倘若标高略低就再进行复筑,来保证达到设计标准;自密实混凝土通常可以自己找水平,但是表面不平,粗骨料会有突起,所以需要在凝结硬化前的恰当时间进行抹面

3.3.3组装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模板

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检查模板拼缝,不能有大于1.5mm的裂缝,模板要紧固组装,在中间要设置有泵送口和浇注观察的窗口,端头为拼装式挡板,这样方便拆卸。模板要尽量密实,避免漏浆,在浇注之前一定要检查模板的牢固性,避免胀模。因为自密实混凝土的浇注张力和自流平等特质,所以,如果出现胀模情况,混凝土就会迅速地流出,进而会浪费许多的人力、物力。

3.4自密实混凝土的保养

因为自密实混凝土的用水量比较少,而且表面水分蒸发的较快,所以在浇筑后要留意早期的保养。如果是在冬季施工,浇筑完成后就要立刻覆盖塑料薄膜和棉毡来进行保温保湿,防止混凝土因为温度应力产生的收缩不一,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通常梁面使用无纺布来覆盖,柱面使用双层塑料布进行包裹,避免水分的散失,不间断保持处于湿润状态之中。自密实混凝土在终凝后要立刻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避免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的情况。模板应该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可以拆除,拆除模板后应该在混凝土表面涂上养护剂来进行养护。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大多数混凝土结构,工艺精湛,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解决了传统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减少了工作噪音,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等等。虽然如今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前途一片大好,但是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是应该密切关注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该项技术,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孙志伟.浅论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10):770-775

[2]戴乾乐.高层建筑中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4(24):105-120

[3]赵传瑞.超高层建筑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9):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