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姜一龙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责任不落实

高层领导和主要部门没有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责任,安全没有充分引起员工的高度重视。事故发生后,虽然对责任单位的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对相关责任人、与事故密切相关的生产、技术、器材、经营等相关责任部门的处罚力度还不够。

1.2施工现场管理不严

第一,未按照相关规定搭设脚手架和井字架;第二,模板工程、基坑支护以及“三宝、四口、五临边”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第三,未规范施工现场用电;第四,未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塔吊和外用电梯;第五,用火审批制度未落实到位;第六,部分施工安全资料造假,未按规范标准建档。

1.3建筑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达不到要求

就目前的建筑市场而言,许多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筑公司或小团体十分活跃,这对建筑的安全管理有着一定情况的影响。工作人员是在建筑工程中负责执行的直接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建筑工作人员自身对安全认识不到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能达到建筑施工的相关要求,这无疑增大了其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的可能性,从而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现代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完善的安全体系还没够完全的建立,企业中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的理论,这对建筑工程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建筑地的具体条件,以及周围的环境来确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条利,尽可能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有安全意识,对于施工过程中不安全不规范的行为,建筑企业应该加大惩罚力度,让安全管理不再只是一句没有实质内容的口号。

2.2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个工程的质量能否达标,安全管理能否顺利进行,都与工程的施工人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作员综合素质的重视。在施工前,相关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综合培训与考核,确保其具有参与相关施工的资质。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要定期的给施工人员提供提升自我专业技能的机会,让施工人员在专业性上有所提高。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进行,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对于安全以及工程质量的认知保持在一定水平,从而推动工程安全管理的进行。为建筑工程安全进行打下基础。

2.3加强安全责任制的实施

在工程进行中,要尽可能的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每一个人在工程进行中应该承担的责任部分,当其负责的部分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直接找相关人员对其负责,避免出现安全问题无人问津的现象。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问题解决的效率,对于建筑的安全管理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从企业利润角度来说,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能减少安全问题的产生,从而节省了安全成本,进而能够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2.4加强施工材料的安全检验

在进行大型房屋建筑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特别是针对建筑的主体结构来说,一旦发生问题,将对整个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主题结构施工材料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材料的采购以及选用一般按照“价格相同,安全最优,安全相同,价格最低”的原则进行过采购,提高采购到的材料的安全,合理控制工程预算。同时,企业可以培养几个长期的渠道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应当选择那些口碑好,诚信度高,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材料入场前要确保三证齐全,也就是“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全方位控制材料安全,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引入。

2.5细化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

首先,在施工现场明显的位置悬挂标牌、安全标志。在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入口位置,设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监管电话牌、建筑安全生产规定牌以及施工消防保卫牌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以此来接受监督;在场区有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危险部分应悬挂安全标志牌。其次,施工现场周围用设置封闭围栏。市区施工过程中,高度应当在1.8米以上,场内地坪硬化处理,确保到道路坚实畅通性。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洞、孔、口以及沟、井等,应设围挡、或者警示标志,尤其在夜间应设置警示灯;施工脚手架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设计,选用符合规定的器具,以专项安全施工组织为基础对其进行设计和搭建,并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进入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要配戴安全帽,独立悬空作业过程中,还要配挂安全带。

2.6强化安全设备设施检查,切实落实设备设施的验收。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临时用电、施工电梯、基坑防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拆除与爆破工程,“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等设备设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强化对其的管理,禁止使用淘汰的机械设备。重视安全机械设备的送检工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施工现场各种设备设施一定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验收,对需要第三方检测检验的必须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近年来,因设备设施问题产生的安全事故数量逐渐加大,加强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检查验收和日常保养维修工作,特别是班前检查,对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2.7增强用电监督

建筑施工用电不当,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建筑施工现场所有参建的是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拥有专业资格证,能对各种用电器械的设置、安装、使用、维修与检查进行正确的操作。而且,还要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再三检查,确保无误,使用时还必须对临时用电设置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最后还要完善临时用电的使用技术档案,作好相关记录。

2.8进一步规范施工流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想要提高施工的效率效率、确保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规范施工的流程。规范施工流程也是在目前情况下解决国内建筑种种问题最好的途径。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流程的制定一定要满足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工艺的要求,而且一定要保证操作中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在目前,在国内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现行的施工流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弊端性,即无法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难以达到综合管理的效果和目标。

3结语

总之,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重视施工的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制度不规范等等原因,安全事故已经屡见不鲜。施工单位只有及时针对这些安全问题,制定相关的制度,提高管理的力度,才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吉欣,张剑等.建筑安全监督与管理[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

[2]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3]周善中.论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的建立和完善[J].华章,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