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

周淑彦

周淑彦(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成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258-02

【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鼻窦炎的发病率逐年递升。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是治疗鼻窦炎的有效手段。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是近年来鼻科学领域中对慢性鼻窦炎诊治的一大革命,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的新手术方法[1]。但术后的护理方法不同对病员的康复情况也有着显著的差异,现选取2011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鼻窦炎208例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

1临床资料

1.1入选患者208例,均确诊为鼻窦炎,其中189例伴鼻息肉。其中男病员168例,女病员140例,患者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8岁。

1.2方法术式为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所有患者术后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

1.3结果208例患者平均住院3-7天,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5%其中3例出现眶内血肿,2例出现术后出血,经对症治疗恢复正常。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护理查体护理人员应首先了解病员的家族史、过敏史、既往史,文化水平,职业评估病员基本生理情况,测量生命体征,体温高于正常者予降温等处理。

2.1.2心理护理因慢性鼻窦炎一般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不少患者曾经采用过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多次手术,仍然未能治愈,心理负担较重,期望亦高;而该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又毗邻眶周、颅底结构及重要血管神经,对此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更加可能面对一个巨大心理压力;这种应激状态,对疾病的产生及其医疗护理都会产生不利影响[2]。护理人员应鼓励病员表达内心的感受,对病员的担忧与害怕表示理解,并给予心理安慰。想病员介绍鼻内镜手术的优点,手术前的注意事项,手术的方式,疾病的预后等与手术及疾病相关的知识。提高病员的信心,取得病员的积极配合。

2.1.3常规检查及改善病员的营养状况术前病员做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大小便、输血全套、凝血功能、肝肾功等常规检查。做好鼻部CT检查,以明确手术部位,为手术的进行提供准确的依据。术前给予病员高蛋白质饮食,以减少术中以为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1.4皮肤准备因鼻内窥镜是从鼻腔进入鼻窦,术前一日剪双侧鼻毛,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备皮过程中注意勿损伤鼻腔粘膜,若病员伴鼻息肉,剪鼻毛时切不可触伤息肉。

2.2术中护理

虽然术前已向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与手术方式,但进入手术室时,因为环境陌生。手术室里的氛围后回产生紧张及恐惧的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病员,给予心理安慰,在手术过程中医师及护师不应谈论与手术疾病相关的话题,以免引起患者的猜疑。

2.3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病员生命体征,观察患者鼻腔出血情况。

2.3.2心理护理由于手术后伤口是由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后早期会有少许血性分泌物从比前流出,此时护理人员应告知病员血性分泌物属正常现象。

2.3.3体位护理术后三日病员取半卧位,此卧位不仅可以引流出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部肿胀痛,还可预防或减轻局部眶内血肿。

2.3.4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经常开窗通风。由于鼻腔填塞纱条,病员需张口呼吸,口唇易干裂,护理人员应做好口腔护理,并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覆盖口唇。因伤口分泌物无法从鼻腔全部流出,时有血性分泌物流入口咽部,护理人员应嘱病员勿将血性分泌物呑下,应轻轻吐出,不仅避免血性分泌物引起胃部不适,还可以由此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应告知病员术后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3.5预防出血的护理术后当日用冰毛巾冰敷鼻部,冰敷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既可以预防出血,也可以减轻局部肿胀痛。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避免进食过热、辛辣等有可能引起出血的食物。

3出院健康教育

出院后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戒烟限酒及刺激性的食物,饮食要求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3]。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勿用力挖鼻、擤鼻。按医嘱按时按量滴冲洗鼻液。出院后按时复诊。若出现出血,鼻部胀痛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铁华,丁一萍,吴解芳.140例鼻内窥镜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42-43.

[2]BOWMANGS.Emotionsandi11ness[J].JAdvNurs,2001,34:256-263.

[3]赵霞.鼻窦炎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