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安全用药工作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浅谈儿童安全用药工作的开展

徐桑

徐桑(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药剂科310016)

【摘要】由于儿童身体器官和组织发育不够完善,在药物代谢方面和成年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进行特别关注。如何对儿童进行安全和合理的用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儿科合理用药的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儿童安全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主要存在研发不够、药物滥用、用药针对性差等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用药安全的管理进行了探讨,从充分认识到儿科用药的重要性、加强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充分发挥临床药学人员的指导作用等方面探索儿童安全用药的完善方法。

【关键词】儿科,安全用药,管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68-01

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和成年人相比,身体器官和组织发育都不够完善,在药物代谢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显示,儿童药物生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成年人,而不良反应的发生往往又和不合理用药相关。因此,医院如何对儿童进行安全和合理的用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儿科合理用药的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1我国儿科用药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在儿童合理用药方面有了一些尝试,但是总体来说,还没有做的很完善,正因为如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儿科安全用药主要存在研发不够、药物滥用、用药针对性差等问题,现详述如下。

首先,儿童用药临床研发投入不足。由于在新药研究开发的不足,目前儿童用药品种少、药效不明确等问题普遍存在。虽然目前国家卫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这一问题逐渐重视,如我国SFDA在2003年颁布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推动儿童用药领域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计划,但总体来说,针对儿童用药的研究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正是由于这些不足,导致当前药品说明书的缺陷,在说明书上儿科使用部分仅仅用酌情减少、遵医嘱等形式出现,这些模糊的说明往往直接导致了用药中出现安全问题。此外,临床研发方面的不足也导致了适合儿科患者使用的剂型的缺乏。

其次,存在药物过度使用现象。在我国目前儿童用药过程中,药物过度使用(尤其是抗生素滥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小儿免疫防御抵抗力差,易受细菌和病毒感染,因此婴幼儿疾病以感染发为主,这就导致小儿的用药是以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为主。有些儿科医生在无明确指征的情况下,对许多根本不是细菌感染的患儿应用了抗__________生素,甚至有的医生频繁更换抗生素种类,导致耐药现象的发生。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

盲目使用抗生素会引起体内菌群失调,使耐药菌株增加,给婴幼儿带来极大危害,使治疗更加困难。

此外,用药针对性情况堪忧。经验用药也成为儿科安全用药的一大问题。由于新生儿和婴幼儿体质往往较差,发热等疾病又发病急,进展快,药敏检查程序较为繁琐,又有较高的费用,在儿科临床过程中,医生往往凭经验和临床习惯来用药,为确保治疗效,甚至同时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物,使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大大提升。

2加强儿科安全用药管理对策针对当前儿科安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结合实际,从多方面出发加强安全用药管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2.1充分认识到儿童安全用药的重要性防止儿童用药发展不良反应主要要从合理用药着手。对于儿童来说,要合理用药,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要在儿科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着手进行发展。通过基础开发研究,生产更多专门针对儿童的、效果良好、使用方便的药物,从基础上保障儿童安全用药的进行。另外,我们要从在药学院校、制药企业、管理部门医院药学部门以及社会药房各个环节中重视儿科知识的补充及相关教育或继续教育,从生产厂家开始必须完善儿童用药的相关药品信息,或进行相关的药学信息服务,在预防儿童用药失误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尽量做到合理用药。

2.2加强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加强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较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促进儿科安全用药最主要的途径。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不利于今后质量的开展,因此,在儿科治疗过程中,应当针对感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对药品适应证、剂量、用药途径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把我,减少无指征的联合用药,做到有的放矢。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医院都存在抗生素大规模使用甚至滥用现象的问题,抗菌素使用率偏高(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使用较多)成为儿科诊疗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调查显示,对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医生往往会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不用不踏实,用了才放心。但实际上,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而抗生素则主要针对细菌,抗生素的使用并没有办法对感冒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在儿童用药过程中,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一定要进一步规范。

2.3充分发挥临床药学人员的指导作用由于儿童用药的特异性以及当前儿童用药现状,加强对这一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临床药师就是对这项工作进行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临床药学人员的配备,能够充分重视儿童安全用药。此外,临床药学人员通过开展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能够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用药教育,宣传、指导患儿安全用药,协助临床医师选药和合理用药,使患儿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质量水平,提升患儿生活质量,促进患儿康复。总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儿科患者的药学监护工作,通过对治疗药物的监测,重视给药方案个体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安全用药。

儿童患者各方面都和成年人不尽相同,儿童的安全用药问题也是不完全等同于成年人安全用药的的重要课题。在儿童安全用药过程中,不仅要选对药物,更要还应针对各类药物在儿童体内的药动学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危害做出全面的预估,并通过专业药学人员对用药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尽可能提高安全用药的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郝建华.基层医院儿科用药亟待加强监护管理.儿科药学杂志,2005,11(1):62.[2]史美甫,郭涛,李明,等.精编临床用药必备[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7-39.[3]吴国明,熊华清,史芳.论调剂工作中的审方与合理用药.中国药房,2002,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