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

安艳丽

安艳丽(郑州人民医院呼吸科河南郑州450003)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023-02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通气阶段配合心理护理,管道护理,气道湿化,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呼吸、心率(HR)、血压(BP)等生命体征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患者血PaO2、PaCO2、SaO2、OI变化。结果经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HR、BP趋于平稳,PaO2、PaCO2、SaO2、OI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ARDS患者及时有效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及监护,能够迅速改善氧合状况,避免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是早期ARDS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机械通气护理效果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由多种病因(休克、严重感染、创伤、误吸、烧伤等)引起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属临床急危重症之一,其病死率高达50%[2]。虽然原有疾病的严重程度与转归是决定病死率的关键,但合理选用机械通气及通气阶段监护工作对挽救生命、改善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创通气仍是治疗ARDS的主要手段,但易产生呼吸机依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为避免有创通气并发症的发生,改善ARDS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早期ARDS患者6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ARDS患者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21~63岁,平均(47.4±17.7)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ARDS诊断标准[3],并确诊为ARDS早期改变(原发病发生24~48h后,呼吸频率﹥28次/min,轻度呼吸困难;肺部有或无湿罗音,X线胸正位片提示双肺浸润影;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120mmHg<PaO2/FiO2≤200mmHg)。排除心源性休克、肾衰导致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脑病,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并发气胸;严重电解质紊乱;面部、口咽部创伤、畸形等。

1.2方法采用BiPAPVision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生产),患者取半卧位,佩戴合适的面罩,通气模式选择S/T模式,设置参数为:IPAP15~25cmH2O,EPAP5~10cmH2O,吸入氧浓度FiO240%~60%,依据氧合调整EPAP,使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当病情好转,及时降低FiO2,降低呼吸条件。

1.3观察指标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HR)、血压(BP)等生命体征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患者血PaO2、PaCO2、SaO2、氧合指数(OI)变化。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经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HR、BP均趋于平稳,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s,n=62)

2.2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经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PaO2、PaCO2、SaO2、OI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2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s,n=62)

3护理

3.1心理护理为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包括:①无创通气治疗前详细介绍该治疗方法的优越性、必要性和安全性,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及其应采取的措施。②通气治疗最初30min内,指派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监护,训练患者呼吸规律与机器保持一致;同时先用手固定面罩于口鼻,调整呼吸机参数,并询问患者的舒适度,直至耐受后再固定。③通气阶段加强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措施及预后,消除患者紧张、烦躁心理[4]。

3.2调节呼吸机参数为避免吸气压过大患者产生不适和恐惧感,先从较低的吸气压开始,待患者适应后再逐步提高,同时密切观察吸入潮气量和漏气量变化。

3.3监测病情变化ARD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疼痛症状,应遵医嘱使用镇静、镇痛剂,定期观察患者意识、呼吸、HR、BP等变化。定时复查血气分析,并对应调整呼吸机参数[5]。如病情仍无好转应立即检查面罩、呼吸机管道是否漏气或脱开,确保通气回路密闭。经多次调节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仍无好转或患者面部存在严重压迫性不适,应立即行有创通气。

3.4管道护理加强气道湿化,在呼吸机湿化器中加入定量水并及时补充,温度控制在32~36°,过低的湿化温度温化效果差,过高的湿化温度易灼伤气道[6]。同时保持充足的液体入量也很重要,因为如果机体失水过多,即使进行呼吸道湿化,水分也会进入失水的组织中,呼吸道仍处于失水状态。液体入量保持在2500~3000ml/d,匀速补充,避免大量补液影响心肺功能。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痰,对痰多无力咳出者,需及时用吸引器经鼻气管内吸痰。

3.5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增强患者抵抗力和防止感染的有效手段。ARDS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分解代谢加快,体内蛋白丢失过多,应加强营养支持,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7],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以降低CO2产生。

3.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无创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有皮肤压迫损伤、胃肠胀气、误吸等。为避免面罩漏气,连接面罩时需施加较大压力,常导致面部皮肤缺血损伤,可用纱布或海绵衬垫,对已出现损伤的皮肤可采取局部按摩等方法缓解。在通气时,如患者一般情况差或烦躁不安,易将部分气体压入胃中形成胃肠胀气,可进行胃肠减压或采用鼻罩通气。误吸是无创机械通气较严重的并发症,唾液、痰液及返流的胃食物误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反射性呕吐,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窒息。应采取半卧位,避免饱餐后使用呼吸机[8],或服用胃动力药减少误吸的危险。

4讨论

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文献报道其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方面疗效显著[9]。并且操作简便,便于早期应用、及时抢救;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状态,不影响讲话、咳嗽、进食;可避免气管切开,减少有创通气并发症发生;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本研究中62例ARDS患者均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的呼吸、HR、BP等生命体征均趋于平稳,PaO2、PaCO2、SaO2、OI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时,及时心理护理,正确调节呼吸机参数,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有效的管道护理,充足的营养支持和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早期ARDS患者及时有效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并配合细致的护理,能迅速改善氧合状况,避免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是早期ARDS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艾克柏尔,艾尔肯·斯依提.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38-4539.

[2]邓顺连,彭美华,周文莉.机械通气在急腹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监测和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33):118-119.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诊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03.

[4]王翔宏.机械通气治疗ARDS3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37-38.

[5]肖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机械通气后的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4(30),55-57.

[6]李曾艳,王璇,毕英.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监护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136-137.

[7]王玲,杨敬平,徐喜媛.无创正压通气在早期ARDS中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1):1339-1340.

[8]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与ICU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134.

[9]曾清华,陈国华,许飞,等.无创通气条件下肺复张在早期ARDS的应用分析[J].江西医药,2011,46(9):78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