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彭卫红

湖北仙桃市第三中学彭卫红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几年来,许多中学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或移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已成为现实。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在初中的应用现状和笔者的几点思考。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应用现状

现状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多出现在“观摩课”、公开课上,并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点缀,但教育技术并没有真正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学校一般是在上公开课或评比课时,才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自己开发课件,而开发课件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2)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由学科教师编写文稿,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制作课件或开发小型的教学软件,很大一部分学科教师由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欠缺,不能使课件的最佳优势发挥出来,且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因操作失误而失败,这就大大抑制了教师自制课件的积极性。

现状二:多数课件的开发往往忽略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的主动性,单纯追求直观和生动,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照这样的设计进行教学很容易进入一种“人灌+机灌”的新的课堂教学误区,尤其是数学课,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若同时呈现的信息过多,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见到一些数学课件中,时而插入一段音乐,时而演示卡通动画,令人眼花缭乱,使数学课成了多媒体的功能展示课,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到网上下载一些课件进行教学,这样很容易受到课件中固定情节的影响,从而完全围绕着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把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一: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要想使信息技术真正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笔者认为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对数学学科教学要有一个新的观念,要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笔者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思考利用“几何画板”探索数学与教育技术进行整合的有效性。

“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是一个很好的“数学实验室”,提供了一个“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一个培养创新思维的实验园地,而且该软件易学、易用。七年级学生完全适合学习“几何画板”的操作及应用,笔者在数学课上经常向学生介绍“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在八年级的数学寒假作业中,笔者也曾布置过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完成对“轴对称性质”和“函数的增减性”研究的作业。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探索多媒体课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展现的时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积极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件的开发,然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降低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虽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但却忽视了揭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揭示思维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思维。那种教师为提高效率而把解题过程直接展示给学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进行函数y=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件中做出a值变化时图象的变化,并先向学生演示a取正数时的图象,然后让学生判断a取负值时的图象形状,学生经过归纳、猜想、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之后,教师再做演示,其效果显然比直接演示要好。

思考二: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这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课题。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要以次来盲目地、一律地代替其教学手段。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不要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规律与无意注意规律。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象、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心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涵的教学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另外,有些教师认为,“几何画板”、PowerPoint太简单,只有Authware、3DMax才能做出上档次的课件,显示自己的水平,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制作数学课件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不应当过分追求画面的美观和所谓的技术含量,而忽视了数学规律的揭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如果只是应用于数学的课堂教学,“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已经够用。如果利用控件将Flash和几何画板集成到PowerPoint中,这样制作出来的数学课件可以近乎完美,且制作省时,教师就能真正地把精力用于教学的设计上,而不是程序的编制上。

另外,设计课件应该用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只要利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讲清楚就可以了。例如,在讲授二次函数y=+h的图象时,要用几个课时的时间分别对a、k、h的不同取值做出图象,然后再观察并总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想象函数图象的变化过程,只能靠死记硬背结论来“掌握”知识。现在用“几何画板”展示y=+h的图象,分别拖动控制按钮a、k、h就可以真正观察到函数图象生成的变化过程及结果,仅用一课时就可以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思考三: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与多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介入教学,为数学教学开创了新天地,教学手段变化了,但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没有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忽略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形成思维方式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信息时代呼唤学习型教师,呼唤研究型教师,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合理、科学地使用这种技术,传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长处,让计算机辅助教学真正有益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有益于学生的提高与发展。

三、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现代教育技术必将成为今后教学方式中的一种有效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更有效的导引和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