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流动中的社保转移连接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人力资源流动中的社保转移连接问题分析

刘倩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日渐庞大,由此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缺口必将越来越大,也便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力资源流动现象,涌入到城市中的大量流动人口在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也使得城市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由于各地区所执行的社保政策有所不同,以及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导致社保接续问题成为了人力资源流动中的一项重、难点问题,这一问题同时又会对人力资源的流动起到反向作用影响,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建设。基于此,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人力资源流动中的社保转移连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流动;社保转移;连接;

一、我国人力资源流动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其背后离不开人力资源大规模流动的支持。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无论是出于求学还是工作等各种需求,均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大规模流动。由我国的人口构成与经济体制来看,人力资源出现流动是必然会产生的一种结果,跨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动是基于市场人力资源供需双方所共同选择的结果。因此,部分地区为了规避各类费用的增加便会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手段限制人力资源的流动,由此也就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同时,由于我国各个区域的发展状况不同,区域利益也必然不同,当人力资源发生区域性调动时对应的就要产生社保转移接续问题,在社保转移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地区的社保费因此而增加,相应的也会有一些地区的社保费因此而减少。

二、人力资源流动中的社保转移接续问题

我国社保转移接续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流动所引起的,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区域间利益难以协调

在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尤其是为避免社会保障费用增大的问题,有些地区会对人力资源进行或多或少的控制和协调。我国各地区间社保关系的转入转出情况也相对复杂,社保关系的转移代表着责任的转移,转入与转出地的社保基数与标准各不相同,这导致社保费用缴纳的不便捷性,也容易造成社会矛盾。人力资源流动中的社保转移接续问题涉及到个人资金的转移,社保关系转入地承担责任较重,而获利较少,这种不对等的承担与获利状况使得一些转入地对人员社保关系的转移进行控制,这大大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流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长期发展。

2.工作岗位及城乡间的社保转移较为困难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实现并轨,事业单位通常由政府统一安排社保待遇,企业员工的保险有企业、政府和员工本人共同缴纳,企业员工与事业单位员工因此保险待遇的不同造成了社保管理中出现了不良和分割、碎片化管理现象,这些都给人力资源流动时社保转移接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从城市流向农村时就会出现社保转移缴费混乱现象。目前我国社保最大、最重要的转移点是农民工社保转移,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会在城市缴纳社保,但是回到农村后还需要重新在农村缴纳社保,城市和农村的社保缴纳费用和构成都不同,缴纳社保的规定也不同因此社保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比较困难。

3.社保信息化滞后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正在逐渐的被人们普及应用,并且,各行各业之间信息化水平建设也得以实现发展,但是,在社会保险行业中,没有对其发挥出计算机真正的作用,因此,致使我国目前社保信息化管理仍不健全。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我国社保的发展,从而改善社保所面临的众多难题。在2011年,我国现已面临推行社保一卡通和金宝工程,但是,对于推广的普及以及推广的速度却要低于其他的行业。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数据时,缺乏自检功能,且对其人力的投入也十分的不足,而且,随着社会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的发生,都成为人力资源可能会遇到的阻碍。

三、人力资源流动中社保转移接续问题的对策

1.完善社保转移接续制度

如果不将我国的社会保险转移制度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统一化,那么就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流动。要做到这一点,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转移制度。对社保各个方面进行制约,保证其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行。此外,也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宏观制度,对社保转移制度、政策进行细化,促使每一个地区的制度都符合统一的国家标准。这样一来,合理的社保转移制度推动了退休金、养老金等方面的分配,科学的解决了城市和农村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的社保、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养老金的转移问题,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市场的正常发展,能促进人员的正常流动。

2.不断完善区域间的社保缴费利益结构构成

社保制度的转移接续涉及到地区间的责任和义务的转换,因此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活动。要在较大范围内顺利转换社保首先就要优化地区间的利益结构,不断的优化调整养老保险制度,使地区间的利益关系更加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在社保的转移接续过程要根据接受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社保缴纳费率标准,独立计算缴纳费率避免过大的影响地区财务活动。另外,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应该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避免当地的经济因为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动而产生大的波动。

3.提高社会的统筹层次

为了促使很多区域的保险能够得到合理转移,理清利益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要对目前的财务体制、社保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从县级逐渐提升到市级、省级,最后实现统筹发展。这样一来,可以打破省市级的垄断和地方的壁垒,使得企业的社保风险得到消除。通过进行统筹,促使社保实现全国的统筹,并且促进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

要想提高社会统筹,还要在一定的统筹区域里实现制度的统一化、规范化,防止因为低统筹的层次和标准不一致,产生了资金不够,社保转移接续难以进行的现象。最后,国家相关部门还必须要构建省级转移调剂基金,设计出关于地区间、行业间的换算标准,而且对其进行仔细的解说。相关部门在操作的时候,要遵循这些制度和规则,促使社保转移顺利地进行和落实。

4.构建起信息化的社保体系

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大力发展,渗透了各行各业。同样,社保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和制度,为了体现出服务于人民的宗旨,必须要推进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主要工作包括了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加大对技术资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设备、信息技术,使得社保办理更加高效率。也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社保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统计,优化各项社保工作。第二,必须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软件,从而高效率的完成各项社保转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社保的转移和接续更加方便高效,并且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正常发展。

结束语

总之,我国受到人口结构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人力资源流动量大且频繁,我国的社保部门因此要承担繁重的社保转移接续问题。因而,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之下,有关的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制定出相应的优化解决方案,以保障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的社保转移接续问题可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梁丽婷.探究人力资源流动中的社保转移接续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5.

[2]沈春光,陈万明,裴玲玲.区域社会保险体系与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96-199.

[3]黄丽丽.人力资源流动中社保转移接续问题解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