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价值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价值评析

尤小芹

(江苏省东台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东台224233)

【摘要】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所用方法差异分对照组、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胃镜检查愈合时间、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治疗过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β-链蛋白、血清骨桥蛋白。结果:治疗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胃镜检查愈合时间、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治疗过程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P>0.05。干预前β-链蛋白、血清骨桥蛋白相似,P>0.05。干预后治疗组β-链蛋白、血清骨桥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价值高,可提高β-链蛋白、血清骨桥蛋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幽门螺杆菌转阴和溃疡愈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西药;消化性溃疡;治疗价值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318-02

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多采用三联疗法,包括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可一定程度改善病情,但容易反复,还可产生耐药和不良反应现象[1,2]。本研究探讨了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所用方法差异分对照组、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有28例、16例,年龄24~74岁,平均(44.13±5.13)岁。治疗组男性、女性各有29例、15例,年龄25~73岁,平均(44.66±5.35)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天2次,克拉霉素每次500mg,每天2次,阿莫西林每次0.5g,每天2次,均口服用药,治疗4周。

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治疗。方剂:姜半夏各12g;当归10g;人参、黄芩、炙甘草、桂枝、干姜各9g;黄连3g。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胃镜检查愈合时间、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治疗过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β-链蛋白、血清骨桥蛋白。

显效:溃疡愈合,口干、嗳气、吞酸、胃脘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幽门螺杆菌阴性;有效: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口干、嗳气、吞酸、胃脘灼痛等症状减轻;无效:症状、幽门螺杆菌、胃镜检查均无改善。疾病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两组计量资料采取t对比,两组计数资料作χ2对比,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比较[例数(%)]

注:组内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中医将消化性溃疡纳入“吞酸”范畴,认为消化性溃疡和肝失疏泄、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相关,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中经典方剂,姜半夏可降逆止呕;黄芩黄连泄热开痞;干姜温中散寒;人参补脾益气;桂枝温经驱寒;当归养血活血,诸药合用,可共奏调和脾胃,清热去寒之功[5-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胃镜检查愈合时间、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比对照组短,β-链蛋白、血清骨桥蛋白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过程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P>0.05。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价值高,可提高β-链蛋白、血清骨桥蛋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幽门螺杆菌转阴和溃疡愈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越.自拟四逆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680-681.

[2]齐美莲,彭立锋.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8):25.

[3]杨红英,崔莉.半夏泻心汤辨证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53例[J].福建中医药,2010,41(5):20-21.

[4]李晶,肖志文.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5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5):13-14.D

[5]曹晓倩.自拟四逆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3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2):40-41.

[6]王晶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