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师的困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2

科学教师的困惑

罗永平

罗永平(深圳福田区北环中学,深圳518036)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在这次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中,我成了一名科学教师。自从成为一名科学教师以来,我忙碌了许多,也充实了许多。我接触到了许多以前从未接触的领域,留意了许多就在身边却被忽略的东西,想起了许多曾经学过却早已忘记的内容。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了不少,所教的内容也自觉有意思了不少,跟生活贴得更近了。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困惑,这些困惑并不是我一人的困惑,可能是大多数科学老师都会面临的问题。

一、本身专业知识局限产生的困惑

由于现任的科学教师都是原来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各位教师对本专业的知识可以说非常熟悉,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就不太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在上岗之前,并没有对各位教师进行过相关知识的培训,自然只能靠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教边学。但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们不可能系统学习某个知识,只能是需要什么学什么。自然就使得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差很远,在给学生解释某些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就事论事,不能很好的拓展或与相关知识相联系。对于年轻的教师还好,接受新知识比较快,另外中学时代所学的知识也还没有忘记;但对于年长一些的教师来说难度就大些了,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等方面开始减退,接受新知识就比较慢,另外以前所学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早已忘了,有些因为历史的原因根本就没有学过相关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免会产生不少的困惑。

二、不同学科如何统一的困惑

由于现在使用的科学教材中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内容。而原来各学科的要求有很多是不一样的,例如物理的计算题要求写已知、求解、答,而化学只要求解、答;物理的计算题要求不能设未知数,而化学则可以设未知数;化学的公式不能用字母代替,而物理公式都是用字母代替等。诸如此类的不同还很多,而科学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可能也没有考虑到这个统一的问题,各类教参和练习又都跟不上,使得我们在教学中不知该如何统一,也没有地方去问。自然产生了不少的困惑。

三、教学深度的困惑

现在使用的科学教材比较强调的是知识的广度,而削弱了知识的深度,可以说是一本科普读物。但所有的练习几乎都是原来各学科的老题的拼盘,如果就课本内容讲解的话,很多题目都无法做,但如果按原来学科的深度讲解,又怕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在教学中深度往往无法把握。往往在讲到自己学科内容的时候就容易无限制的加深,而在讲到其他学科的时候就只能停留在表面。

四、教学方法转变的困惑

只要有中考存在,应试教育就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对于物理、化学老师来说,由于原来都是要面临中考的,所以他们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对于中考来说确实是非常有效的,在多年的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成了科学老师,不仅面临学科知识的挑战,更要面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挑战。虽然理论都有,但要变成实践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几十年来形成的习惯也很难在一时间改变,因此常常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

五、学生接受能力差和基础学科知识跟不上的困惑

由于原来各分科的内容已不在按原来的顺序排列,而是科学的分布到每个年级中。例如原来在初三才开设的化学课的内容已分布到各个年级中,并且相关内容过分集中,原来在化学中需要讲2—3章的内容,现在却被压缩到一章甚至几节内,但所涉及的知识点却丝毫没有减少甚至还有所拓展。使得初一或初二学生要在一章的时间内接受初三学生2、3章内学习的内容,信息容量非常大,加上基础学科,如数学知识往往跟不上需要,就使得他们在接受相关内容时非常困难。对于老师来说真是非常痛苦的,原来一讲就懂的内容,现在使尽浑身解数,讲了好几遍学生也不太明白;在讲到有关的计算时,学生会列出计算式却不会计算,于是科学老师不得不代替数学老师一步一步教会学生如何计算,不知道的人从窗外走过,准以为是在上数学课呢。

六、不被重视的困惑

科学课涉及内容之广,它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内容;科学课学习时间之长,从小学到初中至少学习了5—6年的时间;科学教师教得之辛苦,工作量之大。然而科学课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首先体现在中考中,科学不仅只考1.5个小时,而且在昀后算总分时只占1的权重。原来物理、化学合卷时尚可占1的权重,现在5科合卷却也只占1的权重,我们不得不问:这合理吗?其次在昀近出台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讨论稿中,将各学科进行分类,科学被分在了二类课程。种种的不被重视,无疑是给处于艰难改革中的科学老师们泼了一盆冷水。

困惑是有的,但我们也不能整天面对困惑而束手无策,更不能只是怨天尤人或整天发牢骚。所谓“方法总比问题多”,科学教师们应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走出困惑。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加强自身学习是昀重要的。不仅要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更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完善,使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尽快跟上课程改革的需要。

其次,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师的优势,发挥集体的力量,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加强各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再者,充分利用网络。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已非常丰富,网络进教室进办公室也已基本实现,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当然只靠科学老师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