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探究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徐兴中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风景园林景观是一种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烙印,是视觉审美的对象,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更是依托人类精神的空间。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区域地理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别以及文化差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地域条件形成了不同的风景园林类型,一方水土孕育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情。本文将对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进行探讨,通过这样的经验总结和积累,助推园林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域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不同地域在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都不可能脱离当地特征空谈,而是要将其融入园林设计中,园林设计也会遵循当地的地域特征。无论是我国与西方造园思想的差异,还是我国自身南北地域差异,在进行设计时只有基于地域特征,才能避免“众景一面”的现象,为当地增添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1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性特征概述

景观设计往往体现其地域特征,不仅包涵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还是其景观形式、空间组织美学、地理特征、历史背景等各种特性的有机结合。在地域性存在差异的地区,会看到不同人文风情的景观,其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

景观的地域性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地域性指的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性;另一方面,则是当地在历史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人文意识。这两方面的内容都包含在地域特征当中,是设计风景园林所需要尊重的基础。比如,在我国存在的中国体系风景园林流派,其中包含的有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巴蜀园林、江南园林以及岭南园林,这些流派的产生、划分所基于的正是这些地区的地域特征。

2风景园林设计的价值

景观设计如今已成为城市建设、乡村发展的重要部分,其具备的设计价值已成为独特的美学类别。

2.1景观是一种城市景象

城市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而自然景象却被破坏。风景园林的建造设计则可以为城市增添景观,其具有人文特色的景观为城市增添了自然气息和文化氛围,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景象。

2.2景观是城市的一种延伸

城市的建设往往是钢筋混凝土的充斥,现代城市生活中缺乏的正是人们所依赖的大自然。对大自然缺失的弥补方式,可以在城市中设计风景园林,通过基于地域特征而设计的景观,人们可以将生活从城市生活延伸到大自然、延伸到人文特色中去。

3基于地域特征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准备过程

3.1掌握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要考虑到植被的选取和应用,这就需要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具备足够的了解,根据自然条件和设计理念来选取。这一部分工作相对来说是较为简单的,关于当地的气候特征、水文资料等都可以通过翻阅档案、资料获得,并对其进行分析,获得设计依据。

3.2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

在风景园林色设计当中,要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在设计前设计者需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面貌、历史传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观察等方法,对当地的文化习俗进行研究学习,从而领略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当地的文化风貌形成与该地区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在对文化了解的同时,可以通过对历史进程的考察来获得。在之后的景观设计中,就可以展现出当地的文化美,使其更具地域特色。

3.3分析投资方案及建设目的

设计师在做景观设计时,除了要考虑文化因素、自然因素,还应当参考项目的投资资金。在合理的资金使用范围之内,确定最优设计方案,使得风景园林不仅具备美学特性,还兼备较好的经济性。

4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涉及因素

4.1当地的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会影响到风景园林中的植被选择,也会进一步影响到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风格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考虑到气候特点,对气流方向、光影投射、温度变化等情况达到一定的了解程度。特别是风景园林的建设中,植被的运用不仅可以增添空间色彩,达到美学效果,同时在环境优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气候条件对当地的植被类型、植被风格都会造成一定影响,且会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在做风景园林的设计时,一定不能够忽视气候因素,而要对其了解清楚。

4.2场所因素

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有“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说法,指的就是在园林设计当中要利用好基地特征,因地制宜达到最好的效果,包括地形地貌以及地面上的存在物。比如北京颐和园有一处长廊,设计师将这一空间分成十个段落,并进行了油漆彩绘填充,这样一来反而增强了园林的美观,更具观赏性。美国加州一公园内有成片的废弃电线杆,本来对公园的景观造成了破坏,但设计师将其顶部削掉整齐排列,利用与起伏多变的地形配合,形成了独特的大地艺术品。

4.3历史背景因素

一个地区的人文环境形成往往与历史背景相关,在历史进程中该地区的文化、习俗、传统得到发展,是一个地区人文风貌形成的重要基础。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合理地融入历史特色,参考历史背景,会使设计成果更贴近当地的地域特征。例如,在西湖西进景区的设计方面,设计者恢复了一些历史景物,包括杨公堤、古上香水道等,使西湖景区延续地域历史,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历史景物的再现过程中,要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园林设计整体要相得益彰。

4.4文化因素

风景园林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气息,可以使园林从有限的空间延伸到无限的精神空间。特别是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同一,要做到有机融合,盲目引入外来文化很可能显得不和谐,而破坏掉整个园林的设计美感,降低其文化价值。

4.5社会层面的因素

风景园林的设计格局、定位要满足当地民众的需求,在园林功能分区、服务设施设置中要体现民众诉求。例如,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其风景园林的设计除了美观、文化特性的考虑外,还应当兼顾当地的环境优化,在设计中遵循生态原则。

此外,园林的功能分区要保证民众饮食方面的购买需求,娱乐设施和休息场所的设置也是游客在游览当中所需要的。将现代工艺与传统文化习惯结合起来,使园林建设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5风景园林的设计作用

风景园林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景观建设,其所具备的美化环境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体现,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达到人与自认和谐相处的目的,在城市中开辟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文化。同时,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还能够引发人们愉悦的心理状态,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除此之外,景观设计中对当地文化、风俗的体现,可以进一步展现该地区的精神文明状态,为展现城市良好风貌发挥作用。而风景园林中创造的生态环境,使城市更加宜人、宜居,在当今保护环境的提倡下更具生态意义。

结语:

虽然风景园林的建设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是其环境的优美、身心的愉悦,但在园林设计中体现的文化习俗则进一步提升了园林的建设价值,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标签。所以,风景园林的设计不能脱离地域特征,而要在这一基础上经过调查、分析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建设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赵海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究[J].南方农业,2017,(30):36-37.

[2]王永利.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7):170-170,171.

[3]彭松.生态学视野下的风景园林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7,(3):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