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锁记》—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浅析《金锁记》—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颜玉平

颜玉平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合川401520)

摘要:曹七巧是张爱玲《金锁记》的悲剧性人物,象征着封建专制下被迫害的人。在文学角度,曹七巧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在封建社会和欲望的双重压制下,导致曹七巧由单纯善良的花季少女变成尖酸刻薄、冷血无情的恶毒妇人,人性扭曲、人格分裂,曹七巧变得对金钱充满欲望。张爱玲通过用他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整部作品对曹七巧的变化过程的详细描写,是作者通过曹七巧这一人物来指出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迫害性,表达自己对封建专制的不满。

关键词:曹七巧金钱悲剧象征意蕴封建专制

正文:

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中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曹七巧这一人物是整个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所有的事都是围绕曹七巧来写的。整部小说都围绕主人公“曹七巧”从一个纯真善良的少女一步一步变得面目可憎,成为一个人格分裂的恶毒妇人这一过程来展开的。曹七巧不仅是行动要素,作为主要人物,她还是具有生动具体形象与个性的角色。曹七巧的悲剧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财之伤

曹七巧出生在一个开麻油店的小商家庭,生活上也算衣食无忧,那时单纯善良的七巧也有追求者,也许他们只是喜欢跟她开开玩笑,但是如果跟他们之中的一个结婚,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对她也会有点真心。但视财如命的哥哥嫂嫂,却将七巧嫁进了姜家,做了姨太太。姜家二爷得了骨痨,没有大户人家的小姐愿意嫁进姜家,老太太才将她扶正,但二爷是个残疾,注定七巧的婚姻生活得不到幸福。在姜家无论是家人还是下人,都是从心底里瞧不起七巧,都在无形中排挤她,嘲讽她。

在这个没有人情味儿的家族里,七巧抽上了大烟,染上了毒瘾。她原本的单纯善良也在一点一点的消失,心理渐渐变得扭曲,变得尖酸刻薄,对生活和身边的人也充满了怨恨,在这个冷漠无情的家族中,她渐渐地对金钱充满了欲望,她不顾一切地守住自己用幸福换来的财产,在丈夫和婆婆相继去世之后,姜家分了家,她分到了自己的一份财产,确立了一家之长的位置,能够扬眉吐气,却处处限制自己的儿女。

在冷漠无情的家族中,自己被众人瞧不起,没有关爱与温暖,于是七巧无形中给自己套上了黄金的枷锁,对金钱的欲望越来越重,当初那个有血有肉的纯真少女因为对金钱的欲望,人性变得扭曲,变得是非不分,冷血无情,尖酸刻薄,最后不仅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儿女的悲剧也可以说是她一手造成的。

二、情之悲

在姜家,丈夫瘫痪在床,曹七巧的感情无法得到满足,她爱上了三爷季泽,三爷虽不务正业,但他却有自己的原则,对七巧的暗送秋波视而不见,最后更是明白地告诉七巧,自己虽然年纪小,但并不是一味胡来的人。在分家后,三爷来找曹七巧,曹七巧发现了三爷的真正企图是为了自己的钱之后,更是心灰意冷,将三爷赶出了自己家,自己的爱情的欲望也随之破灭。

曹七巧在情爱欲望上,还体现在她对儿子婚姻生活以及女儿与童世舫的婚事上的干扰。曹七巧要儿子长白将闺房秘事讲给她听,之后还夸大、肆意宣扬,对媳妇芝寿恶意嘲讽。这明显是因为自己不曾有过这样的婚姻生活,对儿子媳妇婚姻生活的羡慕、嫉妒、发泄与报复。为了阻止儿子媳妇在一起,要求儿子整夜为她烧烟;为了留住长白,给长白娶小老婆。可见,七巧并不只是将长白看做自己的儿子,更是她的半个男人,对他的占有欲极强。在这种变态的婚姻生活中,最后导致儿媳芝寿离世,娟丫头也吞生鸦片自杀,这都是因为曹七巧不正常的欲望,使得儿子的婚姻以悲剧结束。

曹七巧对女儿也是残忍至极,为了攀比,将长安送进学校,长安在学校丢了东西,就到学校去闹腾,长安觉得在同学与喜欢的音乐教员面前丢了面子,无奈放弃了学业。长安患上痢疾,也不让人请医生看病,而是让她抽大烟,最后也染上了毒瘾。长馨见长安可怜,自作主张为长安介绍了留学回来的童世舫,在长馨的帮助下,两人订了婚。订婚后,两人遮遮掩掩单独出去了几次,长安变得开朗了,时常带着微笑,七巧见了,因为内心的怨气与嫉妒,对长安冷言冷语,长安忍受不了母亲的尖酸刻薄,便与童世舫退了婚。这说明曹七巧变态的内心,因为自己不幸的婚姻生活,对同性产生嫉妒之心,尽管是自己的孩子,也见不得她好,这也看出她人性的扭曲。退婚后两人依旧有来往,时常秘密幽会,但七巧知道后,背着长安,偷偷吩咐长白请童世舫吃便饭,并故意泄露长安抽大烟,这让童世舫大吃一惊,使得两人彻底结束。曹七巧因为自己没有过正常的恋爱,没有一个幸福的婚姻生活,所以对长安的爱情嫉妒,尽管长安是她的女儿,也无情地扼杀了她的学业和婚事,这是心理扭曲,对同性的嫉妒。

三、悲剧的束缚

在曹七巧请童世舫吃饭时,长安悄悄地走下楼,玄色花绣鞋与白丝袜停留在日色昏黄的楼梯上。停了一会,又上去了。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象征着长安的人生轨迹。长安曾经因为爱情改变,尝试戒烟,因为七巧的干扰,又被拉回没有光明、没有未来的世界里。

文章最后,曹七巧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这用象征意蕴,镯子象征着枷锁,不仅禁锢了曹七巧自己,造成自己的人生悲剧,也禁锢了儿女的生活,造成他们的悲剧。

曹七巧因为自己不幸福的一生,讨厌身边所有的人,对他们进行报复,尽管是自己的子女,对他们也是冷血无情,用一种报复的心理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儿子不正常的欲望,使儿子的婚姻变成了悲剧,儿子也怨恨她。因为自己没有过幸福的恋爱经历、婚姻生活,更没有过走进学校的机会,让她对自己的女儿也产生嫉妒之心,无情地摧毁了长安美好的一切。

四、结语

总体来说,曹七巧是封建社会专制下的牺牲品,在男权社会,女性无地位可言,没有自己的发言权。曹七巧就是男权社会规定的一个角色,她想要反抗,但当时的环境是不允许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曹七巧没有自由,婚姻被长兄如父的哥哥决定,使她无法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婚姻生活。而且因为出身,在姜家这个大富人家,被人瞧不起。在这种环境下,逼迫她爱上金钱,渴望欲望,导致了她的悲剧,人性扭曲,人格分裂,众叛亲离。

参考文献:

1.张爱玲.金锁记.哈尔滨出版社.2005.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