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综合实践活动课丰富多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丰富多彩

吕淑琴

吕淑琴

(吉林省和龙市福洞镇民光学校,吉林和龙133508)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09-0051-01

摘要:学习的最好方法是理论与实践并存,即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知识在心中融汇贯通,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而作为教师,给学生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更应用心安排,让学生体验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感受。本文主要阐述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一、兴趣先行,确定主题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愿意做的事情,不用你催,总是能完成的又快又好;反之,你喊破了喉咙,耗尽了体力,也只是事倍功半。这就是有无兴趣的差异。因此,在确定活动主题时,一定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之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至于出现“教师激情万丈,学生索然无味”的场景。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我校的《感恩父母》这一案例可以说为全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从而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三是专题细化。如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小专题以利于深入研究,又如由此专题引出彼专题继续研究等。由大及小也好,由此及彼也好,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完全可不拘泥于计划。四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我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之前总要和孩子展开交流,了解孩子们现在感兴趣的事情,从生活、游戏、娱乐、时事等各方面入手,看看学生最近在关注些什么话题,以利于我设计活动的内容。所以,每次提出的活动主题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实践活动之中,就算有时遇到困难,也能坚持进行。

二、关注活动实践过程,做好指导、辅助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分为活动主题生成阶段、调查实践阶段和成果展示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中,我最关注的是第二阶段——活动实践阶段的学习。我认为,这一阶段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一个主题能否使学生从中受益,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是否得到培养,均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因此,我认为做好这一阶段的指导工作十分重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调查实践展开指导呢?我认为,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所面临的困难。活动中,学生会根据需求制定活动计划并分组。在制订计划时,由于经验不足,学生肯定会对其中一些问题考虑不周。这时,如果教师及时发现,可以立刻给予帮助,指出不足,并进行修改。如果未能发现,则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分析原因,是活动制订不周密、人员分配不合理,还是其他原因。帮助学生重新制订计划,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活动中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想要真正有所收益,有时需要各个机构的配合。如果仅让孩子去协商处理,难度太大。这时,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联系相关部门、人员,使孩子能够顺利开展活动。有时,有些问题可能教师也不好处理,需要学校出面帮助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践活动贴近生活,落到实处。三、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使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合理利用地区、学校、班级所拥有的资源,使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体验活动方式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形式。认知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体验则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活动教学高度评价体验学习的意义,认为它是学生发展中必须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体验型活动方式应当成为学生主体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用这种活动方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将体验学习作为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在人文学科中要把体验型活动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摒弃枯燥的说教和单纯认知学习的倾向。在科学学科中要加强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和提高科学审美能力。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要努力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学生感受生动的问题情境,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强调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的主动体验,体验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作为教学中的体验活动必须突出体验的可感知、可指导、可推动的特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并关心他们体验到了什么和追求什么样的体验。③明确体验活动的外部行为一定要引起学生内部的心理变化过程,体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心理过程的变化,没有心理过程的变化不能称其为体验。教师在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参与体验,以促使学生的心理真正发生变化。④将体验作为学生个性形成的基础和个人成长的基础,不同的个体对于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能力,也会引起不同的体验,从而丰富着不同的个性。在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和接受学生对于观察的不同感受,以促进他们个性的成长。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失败的体验对于学生也同样重要。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学会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体验学习所形成的体验型思维方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体验与认知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门活动课程、一门实践课程、一门探索课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如果我们能让孩子在这门课程中去想、去做、去思考,那他们一定会爱上这门课程,一定会觉得这门课程是他这一生中学过的最有用、最有趣的、最值得的一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