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心灵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龙安菊鲁光洪刘霞余朝秀游亚男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灵关怀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92例癌症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由心灵关怀室工作人员及医护人员定期实施心灵关怀;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出院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实施心灵关怀可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关键词】心灵关怀;晚期肿瘤;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220-02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有资料显示,我国癌症的发病及死亡形势日趋严峻,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1/3的癌症是可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发现是能治愈的;1/3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前,癌症的治疗手段已从单一治疗到综合治疗,肿瘤治疗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但不论何种先进的技术都无法替代得到心灵关怀给机体带来的修复与安宁。晚期癌症患者是特殊人群,既要面对身体、心理的痛苦,又要随时面对死亡的威胁。痛苦和死亡造成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果超出个人的承受能力,就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出现一系列精神异常状态,如焦虑,抑郁,恐惧,甚至出现自杀等危险后果[1-2]。因此,怎样让肿瘤患者从心理、生理上全面康复,这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院和泸州市义工于2014年6月联合成立首家“心灵关怀室”,在我科开展临床心灵关怀实践工作,其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改善,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科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192例。其中111例为男性,81例为女性;年龄19~81岁,平均(50.2±1.7);疾病类型:87例为肺癌,22例为肝癌,18例为宫颈癌,16例为卵巢癌,16例为结肠癌,14例为乳腺癌,8例为淋巴瘤,5例为鼻咽癌,4例为食管癌,2例为胃癌。将所选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文化程度及治疗方案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检验确诊为恶性肿瘤;②患者及家属知晓病情,有独立的书写能力,能理解问卷内容。③患者住院天数在一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沟通障碍,正在服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②正在参加其他研究课题。

1.2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92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96例,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9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灵关怀。

1.2.1准备阶段(1)通过查看病历及主管医生推荐,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人,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2)心灵关怀人员的选配:心灵关怀员大多是自愿报名参加培训,工作属义工性质,不同于心理咨询师,因此,对心灵关怀员的知识培训和考核都非常严谨,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有关怀别人的愿望,明白心灵关怀工作的艰辛并能长期做下去。(3)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1.2.2实施阶段对患者实施一个月的心灵关怀,每周一对一探访两次,每次时间为2h,周日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心灵关怀娱乐活动,包括才艺展示、乐器演奏、舞蹈、唱歌等。节日里还送礼物、送爱心,每次时间2h。探访总共四次:第一次探访:向患者介绍自身情况,采用开放式提问引导患者说出心中的感受,并注意对患者进行观察,耐心倾听,建立友好的信任关系。第二次探访:针对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的各种负面情绪提供情感与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思考,消除不良情绪和杂念,积极面对生活。第三次探访:通过心灵关怀和分享,帮助病人寻找烦恼的根源,正确面对癌症,正确面对生活。第四次探访:介绍成功病例,并使用赞美的话语,使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重新感受世界的美好和他人关爱,积极配合治疗。

1.3评价方法

评定工具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用于衡量焦虑、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采用4级评分,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标准分为总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数部分。≥53为有抑郁症状。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得分越高表示测试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重[4]。

1.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按照a=0.05的检验水准。

2.结果

心灵关怀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关怀后,试验组焦虑、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果见下表。

3.讨论

癌症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反反复复,预后较差,使患者身体和心理倍受折磨,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轻生的念头,加上诸多社会及家庭的原因,对生活失去信心,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与诉说,无论身体还是心理上都独自承受极大的压力,这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比如:治疗时间延长,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影响,加重病情变化,加速癌症的进程[3]。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主要采取姑息性治疗,大多以“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为目标,而不只是延长生命。而且癌症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其病变本身与患者病前的个性和生理状况有关。通过实施心灵关怀,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有效沟通,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改变对恶性肿瘤的错误认识,使患者和家属重新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重新树立信心,减轻了焦虑、抑郁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生命[4]。显然心灵关怀在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必不可缺的。

总之,晚期癌症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率,心理压力较大,如不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将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抑郁、焦虑识别,鼓励更多的患者接受心灵关怀,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邹然,杨辉,伍俊玲.临床心灵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研究[J].临床医学,2013.26(11).419.

[2]沈波涌,谌永毅,汤新辉.在肿瘤患者中实施临床心灵关怀的管理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65-66.

[3]周世琼,任道琼,何守凤,刘士凤,吴曼丽,吴天英.心灵关怀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5).207.

[4]田明雪,陈竹,赵风岭,卓培英.分阶段实施心灵关怀对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0):75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