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初探

贾建闯吕徳谦

一、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状况

随着高校收费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方向迈进,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合理分担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已逐步形成。1994年部分高校开始实行“并轨”制,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大大增加了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会随之日益增加。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困难学生约占总数的10-20%左右,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一般占5-10%左右。

总体来说,全国高校大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尽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不算高,但由于高校的办学规模较大,贫困学生的实际人数的绝对值还是比较大。随着贫困生的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分析

从整体来看,贫困学生由于受自身经济状况的限制,在个性、应付方式、生活事件方面表现出性格内向、情绪压抑低沉、自卑感过强等特征。

1、自立、自强意识弱、自卑心理强。贫困大学生中有一些学生总是把解决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学校的发放补助上,认为他们上了大学,理所当然要由学校来解决他们的困难。他们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嫌苦怕难。还有少数贫困学生,由于受助较多,增加了其虚荣心,穿名牌,用手机,互相攀比。然而,经济拮据的现实使他们与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形成巨大的反差,于是产生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出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形成自卑心理。

2、悲观、厌烦以及焦虑心理。部分贫困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将自己埋藏在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希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由于其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不安,悲观和厌世的痛苦境地,经常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养育之恩无法报答等焦虑。

3、独来独往、过度自尊。穷苦使一些大学生大都以独来独往的方式软性自卫。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有意无意的与同学疏远,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驱使他们走向自我封闭,行为举止傲慢,班级纪律不肯遵守,集体活动动辄缺席,处理问题偏执,易浮躁激动。这一类学生在生活道路受到的挫折可能很多,从而使他们自尊心太强,过于敏感。

三、建立高校勤工助学中心及“绿色通道”,实现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

1、建立勤工助学中心。如果说助学贷款解决的是学生的学费问题,勤工助学解决的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劳动取得相应的报酬,把原先发放补助的被动的帮困助学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的自我救助的方式。可以激发起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建立自信心、增强自立自强的意识。学校组织的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分为校内、校外两大类。校内的勤工助学主要是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和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为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一些助学、助研、助管等岗位;校外的勤工助学,主要通过联系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争取一些促销、市场调研、技术开发和家教等岗位。

2、建立“绿色通道”。为保证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能够顺利入学,各高校可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奖、贷、勤、减、助”等不同的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

3、健全其他措施。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与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与家庭建立广泛密切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同时,对学生实施个性健康教育、积极适应教育、情绪稳定教育、意志力优化教育和人际和谐教育以保证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顺利进行。

在实施帮困助学的工作中,对个别依赖性强的贫困生进行“自强自立”的教育。基于大学生有能力通过自身努力来摆脱窘境,因此更强调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战士的困难。同时,要求经济困难的学生妥善地使用好资助的金额和助学贷款,不要铺张浪费,不要盲目攀比。

四、结论

在帮困助学工作中,学校可以采用“一鼓励,二要求,三扶持,四放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走上发展能力的道路,以各种成功的实力和榜样激励其振奋,明确要求其努力方向;半强制地推动他去面对挑战,参加勤工俭学,去做他原现怯于做的事。同时在他尝试进行的过程中,关心他的进步,授于正确方法,扶持向前。最后放手让他独自前行。很多内向的学生,就这样走上了勤工助学的岗位,并且能力和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帮困助学工作蕴拥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人大复印,心理学[N].2002,(9)

[3]赵勇.河南省高校63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付方式[J].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4,(2)

[4]王枚,关注贫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心理世界,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