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体育教学创新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析中学体育教学创新教学

罗元由

罗元由(四川省巴中中学四川巴中6366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创新提上了议事日程,基于创新发展的原理,体育教学也在研究探索科学的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创新的意识以及归根结底的创新能力。体育课程的创新教学,必须遵守创新教育的基本规律,结合体育课堂的教学特点,整体谋划、全面布局,注重智力开发、强调灵活教法,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自主意识上“教练”结合,科学组织。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内容;竞赛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4-003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学校如果还是对体育教学漠不关心,对体育竞技和学生体育精神的发展不关心,那么学校的体育教学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弊端也会越来越多。在对体育教学不重视的学校中,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也将难以保障。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竞赛项目,既能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热情,还能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获得提高。

1体育课应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一般性的体育活动的参与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兴趣,对这种活动有兴趣的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对这种活动不感兴趣的可以不参与。而体育竞赛活动既有参与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在参与时的竞争性。所以,体育竞赛活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学生在参与体育竞技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各项体育竞赛。通过有竞争性的竞赛的参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对体育课越来越喜欢。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社会体育的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纲要,要保证学校教育按照教学目标和新课标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需要将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和社会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体育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要进行体育锻炼,走上社会后还要把体育锻炼作为一个终身的项目,才能保证全民的身体健康。所以,现在的体育教学不要仅仅抓住当前体育达标成绩的高低来作为体育教学的目的,而是要着力发展学生的体育精神。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现在,学校的体育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把体育运动作为终身运动的精神作为重点。这就要求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体育项目的做法,对体育教学作出创新性的改革。把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融入到体育竞赛活动中,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体育项目的水平,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群众体育运动新体系。

2学校体育竞赛应与体育课考核相结合

达标、体育课考核、体育毕业升学考试等内容与形式,可以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在达标项目中,有些项目存在局限性,不能设计成竞赛的模式,这就使学生对这些项目提不起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些项目进行设置,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考核成绩。

在体育竞赛中渗透各种测试考核,组织锻炼小组、班级、年级以及校际间的以完成各种测试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运动竞赛活动,就能在各班、组之间产生竞争,互相监督,使考核在公正、公开、真实、准确的条件下进行。

3学校群体竞赛与健身运动相结合

竞争是体育的最显著特点之一,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运动竞赛中,而学校体育竞赛中又要具有健身性与趣味性。这就要求组织者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知识层次,富有创意地开拓那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并以集体项目为主,使学生在团结、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培养竞争精神,促进锻炼自觉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达到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目的。

4学校体育竞赛与卫生保健相结合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传播体育和运动文化、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及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等多种功能。校园体育文化必须具有能向学生传播基础体育知识的功能,并且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介绍,这些功能是校园体育文化必须具备的。学校在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时要考虑全面,使体育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优势。

5学校体育竞赛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5.1提高认识,正确把握改革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通过要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面向全体学生推广各种体育运动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的引入,让学生更深刻地接触到体育,深化体育理念,不断发展自身的体育技能,把不断锻炼强身健体的思想深入脑海。教师要合理地设计体育竞技活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锻炼,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终身。

5.2要充分调动学生、社会及体育组织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按照教材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协会,让学生自主组织体育竞赛项目。通过组织体育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激发他们为了体育竞赛活动贡献力量的精神。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形成学校独特的风格,根据地区的特点和气候因素,把体育教学发展为趣味性和竞赛性于一体的形式。在设计达标项目的活动时,教师要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让学生在竞争中进行训练,通过互相帮超,学生体育项目的水平和能力越来越高,轻松地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时,教师也不要一成不变地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而是要依据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体育课越来越感兴趣,体育项目的成绩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卫旭东.浅析创新角度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1):24-25.

[2]郑汝荣.浅析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创新[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4(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