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专学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完善中专学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王南熙

王南熙广东省农垦湛江技工学校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伴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需求量及需求标准也相应提高。对于中专院校来讲,机械专业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专业,是为满足社会的发展及企业的需求而创建的。在进行机械专业教学期间,教师应多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进行人才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使其更好的适应岗位,为以后发展夯实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中专院校机械专业应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关键词:中专机械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出现了相应的改变。自2006年起,我国教育机构提出了创建并改进半工半读标准的任务,其是对职业院校进行变革的重要内容。很多中专院校都开始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获取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培养学生期间,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职人员进行改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发展。以下简要针对中专机械专业工学结合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当前中专院校机械专业应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1.对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想要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就需要对学校的教学体系、管理模式等进行改革,对学校的职能机构与相关专业教师制定更高的标准,相应,教师的工作量也增多。当先,一些教职人员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愿同企业进行合作,对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重视程度较低,考核与评估的方法也较为落后,从而影响了工学结合教学的实施,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另外,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也忽略了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自身缺少责任观念,学生家长缺少配合意识,没有给予支持。据相关调查发现,对60名中专院校的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沟通,其结果显示如下,详见表1。

表1.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看法调查

理解并支持工学结合的学生态度较为稳定,而不理解但听从学校安排的学生态度较不稳定,在学校听教师与学生说好,他们就认为好,而回到家听父母说不好就认为不好;相反,不理解工学结合的学生认为工作的时间较长,工作较为辛苦,想回到父母身边从事工作等。

对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来讲,其模式图详见图1。

2.教学内容与工学安排缺少针对性。在外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学习及工作互相渗透与融合,也就是在学习期间进行工作,在工作以后继续学习。其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而当前,中专院校在利用工学结合方法培养人才期间,并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个性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工作内容,从而降低了工学结合的教育质量。

图1.工学结合模式图

3.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落后。现今,很多中专院校机械专业在进行教学期间,多套用或者借用其他专业的教学形式,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结合该专业本身的特点,并且教职人员多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并且影响学生以后的工作及学习。

4.教师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缺少带头人员。现今,尽管很多中专院校机械专业教职人员的数量较多,然而能够真正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且可以高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的老师少之又少。同时,一些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教学经验较少,实践能力较低,所以,在教学期间多采用灌输的形式进行知识讲解,从而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机械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同时,部分老师的教学经验很丰富,但理论知识较少,从而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以后发展。

二、提高中专院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工学结合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对于工学结合来讲,其指的是基于办学模式的前提下,企业同学校携手共创,重点在于对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更新教学理念,重点强调“以他方为核心”的教学行为,让企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二,学校与企业互相融合。例如,学校与企业互相聘任对方的管理人员,兼职等;其三,学校同企业的资源实现共享。中专学校依据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培训,企业同时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与改革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创建管理标准及教学内容。学校基于考察企业的前提下,创建特色班或者试点班,而企业也可以抽出一线员工对学校学生进行培训。

2.合理设定课程内容,变更教学形式。在进行教学期间,将专业课程细化,依据类别进行单一模块的强化教学。在各个模块学习结束以后,由学校、企业及劳动技能鉴定机构一起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优异的学生获取该模块的等级资格证,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夯实基础。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设定课程时,应依据学生们的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内容,认真分析岗位的专业技能,从而合理编订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中较为复杂、繁琐的内容删除或者变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创建专业的教师团队。创建专业的教师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工学结合教学的基础。教职人员需要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让教师主动参与培训活动,并鼓励老师考取相应证书,鉴定职业资格等,并且多为教师创造下基层锻炼的机会,提高教职人员的教学实践能力,从而给予学生更专业的指导。

4.创建工学结合的管理系统。在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期间,教职人员应使每一位学生处在学校、家庭、企业三面管理的范畴中,同时教师与学生应及时进行沟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严抓到岗率。在实习前,需要对学生进行统一教育,并做好动员工作。唯有学生能够认识到工学结合的重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工学结合的作用;其二,落实好带队教师与师傅。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期间,带队老师需要认真、负责,工作踏实,并有一定的经验,在学生中具有威信。在实习过程中,基于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同企业进行实时沟通,让企业能够依据学生的年龄、身体情况等合理设定操作内容,给予学生更细心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其三,注重细节。因为行业的特性,例如部分企业下班较晚,所以学校同企业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期间,工作时间不可以过长。同时,学校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更好的发挥工学结合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不断发展,就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及运行形式,并且引入多方面人才。作为中专院校,想要帮助学生更好发展,就需要利用工学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进而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小清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问题与对策探讨[J].轻工科技,2013,(01)。

[2]刁亮琦谈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J].成功(教育),2011,(09)。

[3]赵莹雪“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03)。

[4]周永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建设教育,2010,(Z6)。

[5]黎卫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广西城镇建设,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