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土地利用战略选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4

晋中市土地利用战略选择研究

徐丽华单胜道朱恺军

关键词:晋中市土地利用战略AHPStudyingontheChoiceofLanduseStrategyoftheJinZhongUrban

XuLihuaShanShengdaoZhuKaijun

Abstract:ItwasverydifficulttochoicethelandusestrategyoftheJinzhonginthecenterofShanXiProvince.Ithadmoredifferenceofnaturalconditionsandresource.Soitwasregionaldifferenceoflandusestructure.Inthepaper,thearrangementobjectsandindexsystemweredesignedbyAHP.AndtheemphasesorderofthelandusestrategywasadaptedtofitJinZhong.

Keywords:JinZhongLanduseStrategyAHP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150-03

1.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决定经济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1]。国土资源部新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制度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2]。

根据目前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战略的指导方针:面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形势、任务及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总体要求,以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作为根本指导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3]。确保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有利于满足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合理用地需求,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建立健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制度创新的体制、机制,特别是满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业生产安全等重大需求,全面提升土地资源对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土地利用符合国情特色、时代特色和和谐理念[4]。但是不同的区域因为其特殊的自然条件、资源基础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差异,应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当的土地利用战略。

2.研究区概况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西傍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区划面积1.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2万,其中耕地面积33.5万公顷,农业人口205万,是全省蔬菜、畜产品、小杂粮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地处黄土高原,地形东高西低,地势起伏,山地、丘陵、平川一应俱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昼夜温差较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9℃左右,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大约在120~170天之间。

由于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存在显著差异,使得土地利用结构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从图1可见,晋中市主要的用地类型为农业用地,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建设用地比例所占份额最小。山区的县市:昔阳、和顺、左权、榆社的未利用地比例相对较高,而建设用地的比例值最低;而川区未利用地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川区的土地利用和开发程度普遍高于山区。

晋中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图2)。从晋中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人均GDP最高的灵石县2005年人均GDP仅为1.89万元,最低的昔阳县仅为5398元,2005年晋中市人均GDP为1.07万元,远低于同年全国最高水平的上海市人均GDP水平(51429元/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03美元,与此对比结果显示,晋中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为低下,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仍是重点。

目前晋中市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①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晋中市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分布在丘陵山区,由于植被覆盖差,加之利用不当,常在降雨集中的夏季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全市年侵蚀总量约2500万吨。土层中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切割农田、淤积河道,既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又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致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②工业污染较为严重。晋中市工业较为发达,工矿企业较多,但由于许多工厂“三废”排放不加处理,不仅压占耕地,而且使周围土地和水源遭受污染,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特别是平遥、介休、灵石等焦化区,土地污染更为严重,不仅造成农作物的污染,而且对人体健康也造成严重危害。③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由于晋中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简单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并且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重开发、轻环保,重效益、轻治理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空区亦随之增大,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地面塌陷,地表裂缝,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污染,矸石废渣占地,堵塞河道,造成扬尘、释放有害物质,污染空气等,一些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遭到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3.土地利用战略定性初选

由于晋中市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等的区域差异,通过对已有的土地利用战略进行选择,作者认为有6个土地利用战略应作为晋中市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指导原则之一。

3.1以经济发展为重点,保障合理建设用地供给。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保障合理的建设用地供给,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为了缓解晋中市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通过前面对晋中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集聚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地关系矛盾日渐突出,建设用地产出率远高于农业用地产出率,保障建设用地的合理供给也是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二是为了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大太原经济圈逐渐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显著。晋中作为大太原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为实现区域的共同进步和协调发展,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发展等都需要相应的土地利用配置。从长远角度来看,晋中市的经济发展及其土地利用最终也将从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中获益。

3.2统筹城乡用地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该战略是针对晋中市土地利用现状中的结构问题提出的,从前面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晋中市土地利用结构并不合理,一方面,各类用地的数量比例不协调,例如农业用地中林地、耕地比重大但产出效益低,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过大,中心城区城镇道路、广场、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普遍不足,工业用地等生产性用地偏大,远郊平原地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等。

3.3合理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战略。合理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是城市空间布局、工业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内容。在晋中市十一五规划中,对晋中市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等均有具体措施。

3.4节约集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该战略主要是针对晋中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等土地低效利用问题提出的。根据“四查清四对照”核查情况,晋中市1997~2004年闲置土地109.20公顷,其中城镇用地29.12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43公顷,独立工矿55.85公顷,其它用地22.80公顷;空闲土地116.27公顷,其中城镇用地43.59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6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44.21公顷,交通用地0.83公顷,其它用地25.01公顷;批而未供土地29.87公顷,全部为城镇用地。另外,全市低效建设用地面积2165.63公顷,农村居民点占了绝大部分。可调整利用面积446.13公顷,不可调整利用面积1719.5公顷,大部分是山区移民并村后剩余的低效利用农村居民点。

3.5生态保护与建设统一,促进土地利用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近年来,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距城市居民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没有得到彻底改善、城市绿地总量不足、土地破坏严重等方面,另外,还存在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甚至有些新增建设用地布局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晋中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晋中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简单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并且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重开发、轻环保,重效益、轻治理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空区亦随之增大,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

4.基于AHP的土地利用战略的位序选择

本次研究引用AHP模型,对前文定性选择的土地利用战略,进行定量分析,增加本次研究选择的土地利用战略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关AHP方法基本原理介绍及其AHP方法的优势已有大量文献和资料进行过详细的介绍和解释[5~8],在此不再赘述。

4.1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土地投入产出的特点,应更多地考虑到土地利用战略涉及到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效益不断提高、土地投入程度以及土地利用合理程度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次研究采用AHP进行土地利用战略重点选择,其模型的结构层次为:

总目标A:对晋中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选择最为适宜的土地利用开发战略。

定性选择的土地利用战略。重要包括如下5个方面的重点战略内容:

O1——以经济发展为重点,保障合理建设用地供给;O2——统筹城乡用地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O3——合理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战略;O4——节约集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O5——生态保护与建设统一,促进土地利用社会和谐统一。

战略目标。主要包括如下6个方面的战略目标:

C1——经济发展;C2——社会进步;C3——生态环境状况;C4——土地利用效益;C5——土地投入程度;C6——土地利用合理度。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34个促进和制约的影响因素:

P1——工业产值;P2——工业产值增长系数;P3——农业产值;P4——农业产值增长系数;P5——GDP产值;P6——GDP增长系数;P7——固定资产投资额;P8——完成投资增长系数;P9——人均GDP;P10——人均GDP增长率;P11——人均耕地面积;P12——人均住房面积;P13——区域发展协调度;P14——城镇化水平;P15——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总数;P16——在校学生总数;P17——从事卫生事业的总人数;P18——医疗机构总床位数;P19——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P2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P21——工业SO2排放量;P2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P23——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P24——垃圾处理站数;P25——地均农业产值;P26——地均GDP产值;P27——地均工业产值;P28——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P29——建设用地面积;P30——土地闲置率;P31——建设用地比重;P32——耕地比重;P33——基本农田占耕地比重;P34——未利用土地比重。

4.2层次模型图建立。根据上述的模型层次结构,按照层次分析法,在选择土地利用战略重点时,需要从四个层次分别进行考虑,其层次模型图具体见图3所示。

4.3计算结果与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所示。

表1指标体系层次总排序结果

C1C2C3C4C5C6W排序0.25470.12130.06840.32250.05690.1762P10.16270.041427P20.11130.028423P30.11060.028222P40.08380.021418P50.11480.48030.056629P60.04500.67930.050128P70.11130.028424P80.15260.038926P90.06070.16720.035825P100.04710.11330.025820P110.13080.015913P120.05940.00723P130.03650.00442P140.07440.00907P150.17370.021117P160.09310.01139P170.08100.00988P180.07050.00865P190.05900.00401P200.20840.014312P210.30050.020616P220.13130.00906P230.18930.013011P240.11150.00764P251.59230.22840.553834P260.34930.05450.122331P271.33900.19090.465533P281.66390.094630P290.71941.17650.298932P300.07150.012610P310.14620.025821P320.12240.021619P330.09430.016615P340.09170.016214CI=0.0919,RI=1.2350,CR=0.0744<0.10

从土地利用战略来看,要实现晋中市土地利用最优化,使得晋中市土地利用效益最佳,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在定性选择的5个土地利用战略中,优先选择的土地利用战略应为“统筹城乡用地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其次为“合理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战略”,依次是“节约集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以经济发展为重点,保障合理建设用地供给的土地利用战略”,最后是“生态保护与建设统一,促进土地利用社会和谐统一的土地利用战略”。可见,对于晋中市而言,合理的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优化是关键,加快经济发展、保护耕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晋中市的必然之路,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统一,实现社会进步、和谐统一。

从战略目标来看,应在晋中市在保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首先要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大太原经济圈中,实现“产业变轻”、依靠大太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只有这样,晋中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发展的潜力,而且在实现了以上四个目标之后,才可能在增加土地投入程度之后,提高土地利用合理度。

从相关的指标体系来看,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提高的指标是:第一,采取相关的法律法规措施,提高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财力;第二,应提高人均住房面积和区域发展协调度,以此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之相应的,应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工业废气的处理率,改善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增加医疗机构总床位数,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第三,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增加居民人口素质,如增加在校学生总数,增加从事卫生事业的总人数等措施,有利于更多的吸引非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减少土地闲置率;第四,提高人均耕地面积,保证基本农田比重,减少未利用土地比重,提高农业产值增加系数,保障合理的耕地比重,这些对于农业发展、耕地保护都很重要;第五,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对于提高人均GDP增长系数,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保证适度的农业产值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第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力发展工业,提高GDP产值和增长幅度,从而增加人均GDP,从根本上改善居民收入水平;第七,通过提高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确定合理的建设用地面积,从而保障地均工业产值、地均农业产值和地均GDP的稳步提升。

5.结论

利用AHP选择确定的晋中市土地利用战略重点依次是:①“统筹城乡用地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②“合理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战略”;③“节约集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④“以经济发展为重点,保障合理建设用地供给的土地利用战略”;⑤“生态保护与建设统一,促进土地利用社会和谐统一的土地利用战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是晋中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

根据确定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晋中市在今后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发展协调度、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重点入手,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更好的融入大太原经济圈,加快晋中市经济发展。参考文献

[1]Yeh,A.G,Li,X.EconomicdevelopmentandagriculturallandlossinthePearlRiverdelta,China.HabitatInternational.1999,23,373~390

[2]陈路扬、刘为军、杜国平.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03~106

[3]高向军、罗明、张惠远.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研究与土地整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4):151~155

[4]郭贯成.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5):440~447

[5]王莲芬.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5~18

[6]朱少荣、刘佑荣、吴益平.层次分析法在滑坡区建筑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58~60

[7]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8]唐东芹、杨学军,许东新.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4):39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