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装置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中难点与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化工装置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中难点与控制要点

陈黎

云南省石油化工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中心站650000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压力管道数量迅速增加,截止2015年底,我国的压力管道数量达到43.63万公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对压力管道的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地推进和完善,使得压力管道安全事故不断下降,为我国在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化工装置;工业管道;定期检查;要点分析

我国的压力管道安全问题,原来一直不为大家重视,但压力管道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自1996年原劳动部颁发《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后,加强了对压力管道的监管工作。之后,伴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相继颁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颁布了《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则(试行)》、《压力管道安全技术规程》、《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并先后两次发布《特种设备目录》,近期新颁布了《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新的《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也正在拟定。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不断地修改完善,逐步摆脱了过去压力管道无法有效监管的状态,形成了压力管道依法监管、有效监管的良好局面。

一.按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

(2014年第11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质检总局修订了《特种设备目录》,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公布施行。同时,《关于公布<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锅〔2004〕31号)和《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特〔2010〕22号)予以废止。《特种设备目录》由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二.压力管道及其应用

(一)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分为长输管道(输油管道、输气管道)、公用管道(燃气管道、动力管道)、工业管道(工艺管道、动力管道、制冷管道)。

(二)压力管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冶金、轻工、航空、航天、国防等工业部门的生产以及公用工程。

(三)本省化工装置在用工业管道现状:本省化工装置的在用工业管道主要集中在云南云天化集团公司、云南煤化工集团公司、中石油昆明炼化厂、以及一些中型氮肥企业和焦化企业。本省中大型化工企业在用工业管道的管理相对来说完善一些,具备一定的操作和管理经验。但是在长期检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管道使用年限过长,设备老化严重;近年来化工企业的规模扩张较快,存在档案资料缺失、技术人员经验不足,在线检验落实不到位,管件选取不合理等情况。

三.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的难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量集中,作业点多;检修时间不断压缩,现场检验时间紧张;检验初步结论需要在检验过程中及时出具。由于受检单位多为连续生产,停车检修时间的延长意味着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大多数的化工企业对停车检修时间都不断压缩;多数情况下管道的全面检验又必须在停车情况下进行,检验后如发现问题还需留有修理改造的时间。因此现场全面检验的工作时间在实际过程中显得非常紧张,需要精确控制。

(二)全面检验规程中对接焊缝抽查比例高于原安装验收要求,实际检验过程中不合格的焊缝数量较多,使检验工作量大为增加。这类问题较为普遍,并且在管道的首次检验中比较突出。而按《在用工业管道全面检验规程》规定属于GC2管道,要求需进行10%射线检查。对接焊缝经射线抽查后,近半数焊口存在超标未焊透、密集深孔等埋藏性缺陷,检查判定为不合格。而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焊缝又将扩大抽查比例。

(三)使用管理部不完善。按新颁布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压力管道按单位注册,管道汇总表中的管线由使用单位编制上报。在实际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往往对管道的划分不明确:比如起止点不准确。(四)全面检验壁厚测定、对接焊缝无损检测按比例进行,具体抽查部位严格按照检规抽取。受检单位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对管线的改造频繁,改造过程中未保存资料或一部分压力管道使用时间较长,后期由于档案资料保管不善,造成资料遗失,设计安装情况不清加之管道腐蚀形成机制复杂,在此情况下对抽查部位的选择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外部有保温层覆盖的管线,极易忽略应重点检查部位,造成漏检。

(五)按检规规定,据NB/T47013评定为4级的射线底片或超声3级的对接接头,安全状况等级仍可以评定为2-3级。这就需要进行系列的计算并增加对接焊缝缺陷的自身高度、宽度、深度和长度的测定。对于公称壁厚小于4mm的小径管不论采用射线检查还是超声波检查,对缺陷的自身高度、宽度准确测量均较困难。

四.针对上述问题具体的检验控制要点如下:

(一)全面检验的项目管理制度应按照检测人员设备、受检管道、检验方案、检验环境等要素制定总体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以及费用控制的目标,目标设定必须合理清晰。并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贯彻持续改进原则、形成完整有效的循环D控制。

(二)必须明确的关于检验质量、进度、安全控制、费用控制的目标要求。并细化分解到每一条管线、每一个检验人员。例如,对待检验管道每条有多少对接焊缝,多少弯头、三通、异径等管件必须在检验前落实清楚,根据管道级别明确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抽查数量;检测位置以及管子、管件的壁厚测定数量、抽查部位;明确检验开始完成的具体时间和检验记录。

(三)检验项目须建立由项目负责人总体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方案及检验记录,初步检验意见(结论)审核,安全人员负责安全保障和监督检查、双检验人员进行方案编制、检验实施、记录复核的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并形成P-A-D循环。

(四)化工装置的工业管道全面检验还需要与受检单位协调制定合理的检验进度控制计划。检验项目负责人应注意检验工作的搭接,尽可能压缩前期准备的工作时间,减少作业点,合理分组,合理分配设备资源。及时检查实际检验进度完成情况并进行调整,保证检验进度目标的实现。

(五)应制定完整的现场检验质量目标,建立现场检验质量检查、分析程序具体的质量检查、纠正措施。现场检验质量应采取重点抽查和符合性检查相结合的手段。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情况,应及时召集检验人员进行内部沟通,明确指出共性问题,防止漏检、误判。

(六)检验人员必须深入了解管道的设计安装和使用情况,认真核对原始资料和使用操作参数,有设计单线图的,对图中应管子\管件逐一核实规格\材质\操作参数,核实或者正确绘制管道单线图。合理检测部位和检验方法质。

(七)现场检验必须按既定方案进行,不得漏检,检验数据必须经过核实并认真记录。

参考文献:

[1]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主编沈松泉黄振仁顾竟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2]管道防腐蚀技术米琪李庆林等编著中国建筑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

[3]工程项目管理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版

[4]压力管道焊接刘展宋应龙编著学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5]压力管道安装刘展张峰编著学苑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