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浙江省网络报名自主招生文化课考试的考场即时排布算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基于浙江省网络报名自主招生文化课考试的考场即时排布算法的研究

章国栋丁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自主招生考试作为一种新兴的选拔性的考试,每年都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为了能即时排布考生的座位,并尽量杜绝考生和监考教师的舞弊现象,人们就对考务工作的考场排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设计一个科学、合理、高效、即时的考场排布算法是高考考场排布的现实要求。在考场排布的常用算法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了自主招生考场即时排布方法的实现。通过实际运行的测试,基本可以满足自主招生考试考场即时排布的要求,使用效果良好。这里提出的算法也可以引用于其他类型的考试考场排布中。

关键词:自主招生;考场排布;即时排布

1安排原则及约束条件

考场排布是要在一定的考场排布规则限制之下,将考试的学生分配到考场。该案例中自主招生考试文化课考试考场安排原则及约束条件为:

所有考生的座位实现随机排布

尽量将同一学校的考生排布在不同的考场

尽可能节省考场

即时生成准考证号

2传统排布方式的不足

现有的考场排布算法都是基于参考人数已知的前提下,对考生进行随机排布,然后按照顺序对应预先安排好的考场座位。这种考场排布方式有许多的有点,但要在当今网络报名的大环境下即时生成准考证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如果对所有网络报名的考生都安排座位那势必会造成极大的考场浪费。浙江省自主招生工作报名时间紧,人数多,要实现人人仔细审核通过后再进行考场排布势必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且考生也无法即时得到信息,无形中增加了考生和学校的负担。在新形势下,运用新算法来实现即时考场排布势在必行。

3新算法存在的问题

然而即时考场排布又面临如无法对参考人数进行精确估的计困难,如果将全部考场的座位作为基础来进行随机排布,势必造成大量考场浪费或者考场座位不够的情况。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4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解决无法精确估计人数的困难,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自主招生文化课考试考场排布为例本算法解决方法如下:(见流程图)。

4.1估计参加考试的人数

2008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文化课考试的人数为2212人,由于计划由原来的380人增加到855人,估计2009年参加文化课考试的有人数为3500人左右。

4.2安排出留有余量的考场座位

按照高考的标准考场排布方法,每个考场设置30个座位,共虚拟设置考场134个,能容纳考生4020人。所谓虚拟设置考场就是将考场号和实际的教室建立对应关系,但不进行考场整理和课桌椅调整,在报名结束后再根据实际的考场数量布置考场。

4.3将座位建立对应的考场号和座位号按照考场和座位的升序建立座位和对应考场号和座位号的对应关系。

4.4取出设定量的座位号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随机并和序列号建立对应关系

出于对“尽量将同一学校的考生排布在不同的考场”和“尽量节省考场”的考虑,取出120个座位,也就是4个考场进行第一次随机排布。用随机器生成对应的随机数,然后将座位按照随机数的大小按升序进行排列,并对应相应的序列号。

4.5将对应关系安全存放

对应关系生成后按照高考保密机制,将其放置与自主招生报名系统中,进入系统需要进入公安部门看管的系统机房,且需要3人同时输入所持有的密码段才能进入系统。

4.6按照考生通过初审的顺序建立考生和序列号的对应关系

考生完成报名信息的填写并缴纳了考试费用后,系统自动建立考生通过初审的后的序列号。

4.7通过序列号建立考生与座位号的对应关系

生成准考证号(可按照需要将准考证和序列号关联或者和考场号座位号关联,又或者和其他需要关联的代码关联)。

当第一次取出的座位全部排布满以后系统自动再从第二步中预先设置的考场座位中按顺序取出120个座位,再次重复第四到第九步直到报名时间截止。

5结论

通过以上方法,实现了考场的即时排布,考生在填写完材料并进行网上缴费以后就能获得自己的准考证。同时实际的减少了考场的浪费,如实例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文化课考试报名结束后排布试场116个,可容纳考生3480人,实际参考人数3376人,其中由于排布法要求“尽量将同一学校的考生排布在不同的考场”,所以取了4个考场的120个座位作为基础组进行随机,浪费座位87个,其比例为总数的2.5%。相比2008年采用的传统排布方法,减少座位浪费1080个,如按照一个考场30人计算,相当于减少了36个考场的浪费,相应的减少了监考老师72人,从而大大缩减了成本,学校也从2008年入不敷出的情况转为收支平衡。新算法在考场排布的常用算法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了自主招生考场即时排布方法的实现。通过实际运行的测试,基本可以满足自主招生考试考场即时排布的要求,使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王希常,杨志强.一类考场编排算法的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4):25-27.

[2.周志方.一种考场座位编排算法[J].电脑学习,2001(2):18-19.

[3]解二虎,王瑞芬.用数据库技术实现考场座次的随机编排[J].集宁师专学报,2002(4):16-18.

[4]崔军,祁志民.高考报名数据处理系统[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15):14-16.

[5]冯向萍,张太红,李萍.高考考场编排算法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8,31(3):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