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更好的发挥劳模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议如何更好的发挥劳模作用

高志恒

华亭煤业新柏煤矿公司高志恒

在职工群众心里,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颗螺丝钉,他们办事认真,埋头肯干,踏实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无私地奉献。也许他们没有显赫的英雄事迹,但是他们所折射出来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引领大家抛弃私心杂念,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有了劳模这面镜子,大家就能对照找出自身的不足,有了劳模精神的感召,大家就有了标尺,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崇尚责任、牢记责任、时刻不忘履行自己职责的意识。新柏煤矿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和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了建立以“勇于承担、敢于负责、善于协调、勤于思考、乐于奉献”为主的“责任”文化,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才使得“劳模”的责任意识更加完美。每一位职工有了劳模的责任意识,有了劳模强烈的使命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复杂环境,就都能够尽职尽责地排除,就都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当前劳模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模和普通职工的距离拉得过大。一部分职工认为劳模就是比其他职工贡献大,能力强,待遇享受也大,应该“全力以赴”、“无私奉献”,有困难,就应该劳模上,谁让他是“先进”呢?

二是一部分劳模心里也起了一定变化。劳模我也当了,待遇我也享受了,面子我也有了,产生了“先进就这样了”的思想,放任了自我先进标准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三是劳模管理注重了突击,淡化了日常管理。在年终评选时,才去找“先进”,只是靠“眼”发现,不用“心”挖掘,只要不违章、遵守纪律、工作踏实,就可以了,而真正没有从是否真正有引领作用,是否真正发挥了典型模范作用,是否在科技创新等各项管理中有突出贡献等来考虑。并且日常管理也没有重视起来,认为评选表彰已过,“万事大吉”。

四是宣传劳模结合实际不佳。认为只要评选推荐,就是优秀了,不加调查研究、不了解真实情况、不和本人、本单位或全体职工交流座谈,宣传报道人员堆砌所有的“先进”修饰词,随便拼凑一篇“先进事迹”材料,职工不认同不接受,甚至认为“造假、捏造”,没有挖掘出典型事迹和特色精神。

二、企业发挥劳模作用的途径与方法

(一)规范劳模评选制度,把评选“老黄牛”式的劳模评选思维向“智能型、创新型”思维转换。劳动模范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它根植于职工群众中,产生于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因此,我们在选树劳模的过程中,既要突出时代性,又要具有先进性;既要坚持工作业绩的考核,又要坚持道德品质的考核。切实做到谁先进就选谁,谁贡献大就认同谁,形成行行都有“带头人”、处处都有“领头雁”、时时都有“新典型”的良好氛围。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劳动模范管理规定(或暂行)》,对劳动模范的工作原则、要求等方面作出规定,制订和完善劳模评选机制,使劳模选树工作有章可循;其次严格对照评选条件,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层层选拔,做到生产一线的职工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60%以上。如根据工作实际、性质,新柏煤矿公司把每年评选公司级、矿级单位劳模及推荐省市以上劳模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上。并且注重在青年职工和技术人员中选树模范,逐步使先进人物的评选思维由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型”转变为开拓创新型,由体力型转变为智力技能型及体力智力技能结合型,充分体现科技兴企、人才促进,使知识型、管理型、创新型、奉献型、责任型的劳动模范成为新柏煤矿公司新时期创先争优的主旋律、主力军、主流。

(二)认真落实劳模待遇,把劳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劳动模范在矿山的改革和生产建设中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无悔无怨,作出了很大贡献,牺牲了许多心血,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受到尊重、享受待遇是企业给予他们理所当然的回报。因此,关心、爱护、帮助劳模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各级组织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要实施劳模登记建档制度。建立个人学习、工作、生活、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劳模的基本情况,并定期召开多层次的劳模座谈会,认真倾听劳模的呼声和建议,解决劳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关心、支持、体贴劳模,鼓励劳模参政议政,保证劳模的政治权利。

要理解和尊重劳模。纠正那种“劳模只能讲奉献”的片面认识和对劳模求全责备的态度,正确对待劳模的工作态度和思想认识,并不断加以引导和教育,把尊重、爱护、关心劳模当做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和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大事来抓。

要加强对劳模的日常教育。在劳模群体中,占多数的是工人劳模,他们技能单一,掌握的知识偏少。在强调劳模培训教育的重要意义上,要本着“积极建议本人参加和协调搭建舞台”的原则,输送适龄适届劳模进行学历深造、出外学习交流考察、组织培训教育等,使劳模不但可将原有技能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将新学知识运用于工作新的具体实际,使劳模这面旗帜再添新彩。

要尽可能多地关心劳模的工作和生活。每逢重大节日对劳模进行走访慰问,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劳模及劳模家属要给予优先帮扶救济,落实好劳模待遇,并在晋职、晋级、学习深造、子女上学、福利购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如新柏煤矿公司在矿成立至今涌现出的108位劳动模范中,先后有集团公司以上的6名劳模走上了处级管理岗位,36位劳模走上了副队级以上管理岗位,大部分的劳模在班组长这个“兵头将尾”职务中进一步发挥着更多的现场管理作用。要继续发扬“包容、关爱、尊重、专注、信任”的优良传统,使劳动模范在全面建设和发展企业的进程中展示出更大智慧,发挥出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三)为劳模减压,改变评选劳模“只讲奉献,不讲报酬”的思维定式。“劳模”大多是工人阶段中的老实人、憨厚者,他们大都不善言词,不表现自己,只是一些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又能共事的任劳任怨式的人物。在现有的意识状态下,人们形成了一种惯性心里,劳模内涵就是“无私奉献和任劳任怨”,“苦、脏、累、险、重活”劳模就是承担者。只要成为了劳模、登上了“荣誉高塔”、享受了“荣誉桂冠”,那么就应该多干活、少享受、不计名利、大公无私。但劳模是人不是“神”,吃五谷杂粮,食人间烟火,他们同样需要生活的基本条件,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和人际关系。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发扬,但鼓励“带病坚持工作”的旧观念应该改变。社会需要老黄牛,而老黄牛都累倒了,又有谁愿争着、抢着当老黄牛?面对社会,我们应该为劳模在做出奉献的同时,创造较好的物质生活,给予较好的精神激励,以好的生活典型去引导更多的人去愿当“劳模”、想当“劳模”、争当“劳模”,这才是评选各级“劳模”的真正含义。市场经济培育了社会的效益观念,单纯提倡劳模的无私奉献,会导致劳模可敬不可学。我们各级组织应该全面发掘劳模的时代内涵,使这些先进人物成为激励职工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改变那种讲报酬就是觉悟低的片面认识。让劳模的付出和回报画等号,让劳模既是精神富有者,又是经济富裕者,引来人们更多羡慕的目光,启发人们更强烈的追求向往,使学习劳模、争当劳模成为促进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一支强大动力。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宏伟的事业,就要有伟大的精神力量所支撑,我们的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我们的一批劳模,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所以,我们要高擎劳模旗帜,全方位、多层次,大张旗鼓宣传劳模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先进经验、先进技术,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标杆,做到用典型人物“带”,用典型事例“引”,用典型效应“促”,用物质精神“激”,充分发挥劳模示范作用。让劳模在政治上“红起来”的同时、在企业大家庭中“香起来”,在更大的舞台上“舞起来”,使企业能够认真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而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企业进步过程中形成宣传劳模,褒奖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

(五)发挥激励职能,带动劳模精神。当前,经济是市场经济,人才也是市场中的人才。如果企业没有奖励创新、创造的明确机制,职工们看不到付出与所得紧密相关的真实效益,其结果只能是现在的劳模不再主动,不再先进,甚至不再进取,心有去意,今后的劳模越来越少。所以,必须以有效的保障措施,利用有效的激励职能,带动劳模精神。

一要加大一次性奖励标准,凸现利益效应。对在职劳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予—次性较高的奖励标准,做到劳模无论职务高低,奖励标准应当一样,坚持“重奖促进人尽其才、重奖促进干事创业、重奖促进企业发展”,让奖励对职工有吸引,让职工对奖励有心动。

二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劳模管理实施办法。坚持劳模管理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包括劳模的评选标准制定、提名推荐、考核评审、表彰奖励和日常管理等内容的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培养学习、岗位转换、体检、疗养、离退休劳模的医疗费用报销、生活困难补助等优先考虑劳模,让评选劳模的基本条件“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忠诚企业、遵章守纪、道德高尚、品质优良、业绩突出、甘于奉献”成为每一位职工的精神追求,使劳模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要建立年度劳模评议制度、打破劳模终身制。劳模是职工的优秀代表,是职工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建议要始终坚持实行对劳模年度评议,通过职工群众评议,过去劳模自找跟进差距,广泛宣传劳模的优秀品质,也更好地激励劳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样,对提高劳模整体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让劳模从思想素质到业务本领都无可挑剔,使劳模的表率作用发挥的更好。

总之,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企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这是煤矿企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发扬劳模的引领作用,为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