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早产儿出院健康教育

王楠刘心

王楠刘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10004)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05-01

早产儿是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应给予特殊的早产儿护理。由于其器官功能不完善,极易并发各种疾病,如: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湿肺,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等等。因此,早产儿出生后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观察,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出院转由家庭护理模式。考虑到患儿家属对早产儿护理的不了解,我病房定期开展早产儿出院指导讲座,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健康教育的内容[1]

1.1环境与体温

1.1.1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0%~60%。早产儿取暖避免使用电褥子,热水袋,防止烫伤;北方农村有土炕,应避免将孩子放在“热炕头”,取暖要适度。

1.1.2阳光充足,每日开窗通风,夏季开窗避免对流,冬季应先将孩子抱离准备开窗的屋子,开窗至少十分钟后关窗致室温升至24℃再将孩子抱回。

1.1.3腋温的测量方法:使用前先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汞柱甩到35℃以下,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即腋窝深处)夹紧,测量5—10分钟;读数时,使眼与体温计保持同一水平,然后慢慢地转动体温计,从正面看到很粗的水银柱时就可读出相应的温度值。

1.1.4早产儿体温在36.5~37.5℃,低于36.5℃应采取适当的保暖方式,高于37.5℃应开包散热,如高于38.5℃应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开包散热,室内温度是否过高,温水洗浴或其他物理降温方式,持续高热不退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1.1.5早产儿免疫力低,注意防范传染性疾病。注意手卫生,患病家属尽量避免接触孩子,节假日期间应限制访客。

1.1.6夜间睡眠时,最好降低室内光线,为孩子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幽暗环境,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以保证孩子的睡眠;白天也应拉上薄窗帘以避免太阳光直射眼部,应让孩子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2]

1.2喂养与排泄

1.2.1吃奶时注意观察孩子情况,有无呛咳、发绀,每喝奶30秒,便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孩子能平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如此间断式的喂食,可减少呼吸上的压迫,避免发绀;如出现呛咳,则立即将孩子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并轻拍背部。奶后应给孩子拍嗝,1小时内尽量避免一切操作,防止呕吐和漾奶。

1.2.2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营养高、易消化、含有抗体物质。应注意乳头清洁及乳母自身卫生情况,喂养前应用专有的温毛巾擦拭乳头及乳房。

1.2.3人工喂养时,体重低于2500g应选择专门的早产儿奶粉,待体重达标后再过渡到足月儿奶。先调节水量和水温,然后倒入适量的奶粉,注意不要使用饮水机的水。白天每3小时喂一次,夜间4小时喂一次。奶量增长不宜过快,增长后要注意腹胀情况及排便。

1.2.4母乳喂养的婴儿日便2-7次,均属正常。人工喂养应每日排便一次,对于便秘婴儿应在两次奶之间给予适当温水,并辅助按摩腹部,方法:利用四指相拼,轻放在宝宝的腹部,沿着肚脐周围顺时针方向作圆圈按摩动作。

1.2.5婴儿的餐具应每日煮沸消毒,做到用具用物专用。

1.3身体护理

沐浴应在喂奶前后1小时进行,洗澡水的温度在40℃左右,浴室的温度28℃左右,避免使用浴霸。沐浴过程宜快,浴后迅速擦干身体,防止热量的流失。不具备洗澡条件的,可床上擦浴。皮肤皱褶处涂爽身粉,臀部涂护臀软膏,以75%酒精消毒脐带断端及根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2、健康教育的方法

每周以讲座的方式,提前通知,对患儿家属进行集中的健康教育培训。并结合操作示范,如新生儿洗浴方法、更换尿布、外出包裹新生儿方法、测量体温、喂奶正确姿势、拍嗝方式等等,与家属进行充分互动以提高其护理能力。

3、体会

通过实践,使家属对早产儿的护理知识掌握更全面,从而提高了家属对早产儿的护理水平,使患儿在出院后继续得到科学的护理方式,减少患儿出院后的患病机会,远离疾病,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碧娟.早产儿出院的健康指导[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8.

[2]周湘.早产儿护理必读[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