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介入栓塞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动脉介入栓塞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王学勤

王学勤(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妇科464000)

【摘要】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价值分要。方法采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5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介入栓塞后定期和B超及妇科检查,评价其临床疗效,分析其近期及远期的效果。结果动脉插管栓塞介入的成功率达到100%,介入栓塞后随访6~48个月,显示术后1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25%。随访6个月,7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消失,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6%,术后12个月肌瘤体积缩小达74%,18个月时肌瘤体积缩小达82.6%。症状缓解率达84.4%-100%,以月经量减少最明显。8.9%的患者有卵巢功能衰竭,均为绝经期前后妇女。结论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疗效显著,严重并发症少。对粘膜下子宫肌瘤及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史者尤为适宜。

【关键词】动脉介入栓塞子宫肌瘤价值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一种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育龄期妇女。其生长和发生的机理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子宫肌瘤是一种球形的实质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肌瘤长大包膜受压时会出现中央性血供不足,使肌瘤失去其原有的典型结构和外观,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不调,体现在月经量的改变(量多和经期延长),甚至阴道大出血、贫血,如果过大的则会出现压迫症状及不孕症等。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血管栓塞术。一般地,如果患者年龄较大而且接近绝经期、症状较轻者,则多给予药物治疗;若患者的年龄较轻,症状也比较明显,但却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子宫肌瘤血管栓塞介入术则是较好的选择。现在采集本院50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选择性血管栓塞术的治疗,并于术后追踪复查,效果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经B超及CT扫描确诊的子宫肌肌瘤临床资料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的年龄介乎于20-65岁之间,其主诉症状均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短及贫血;体征三合诊部分患者盆腔可扪及包块。其中单发者35例,多发发15;肌壁间肌瘤40例,占80%,肌瘤均值约6.5cm;粘膜下肌瘤5例,占10%,均值约5.4cm;浆膜下肌瘤4例,占8%,大小均值约6.5cm;1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伴功能性大出血。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详询病史,详细记录月经周期、月经量、子宫大小及痛经情况,并于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尿常规、胸片、血常规、出凝血功能、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的检查,并行妇科B超检查排除其他妇科性疾病。栓塞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1周左右进行。

1.2.2设备:美国Advantx-EX线数字减影机、高压注射器。

1.2.3方法介入治疗选择在月经干净后2~8d进行,采用Seldinger技术,将4F或5F的Cobra导管先后插入双侧髂内动脉造影,确认肌瘤血供后,行一侧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确认病灶后,在透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栓塞剂PVA(直径约350~500μm)、40%碘油加平阳霉素混合液,再加明胶海绵颗粒0.3~0.5mm3栓塞子宫动脉主干。栓塞后重复造影确认栓塞完全后拔管,结束手术。术中疼痛剧烈者给予利多卡因。

1.2.4术后观察处理插管处加压包扎,压迫止血,平卧12~24h,常规选用抗生素治疗3~5天,术后疼痛剧烈者用止痛剂。

1.2.5栓塞时不良反应处理

子宫肌瘤栓塞术50例病人基本上无明显并发症,其中1例下腹部疼痛持续约3周,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

1.3病例随访

对全部病例分别于3、6、9个月进行随访及B超、CT扫描检查,了解术后症状改变,术后不良反应及肌瘤大小情况。

2结果

2.1术中DSA影像DSA影像显示子宫体呈均匀或局灶性增大,动脉期子宫动脉增粗、迂曲或呈螺旋状,实质期呈现为不规则的染色及充盈缺损区,周边有毛刺状。术后上述血管征象消失,仅余子宫动脉主干。

2.2临床疗效50例子宫肌瘤经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后,分期(分3个阶段:3、6、9个月及以上)随访复查。本组50例病人中,18例以月经不规则为主者中16例症状明显改善,6例有盆腔胀痛、贫血、尿频或经常便意感者症状明显好转。术后1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25%。随访6个月,7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消失,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6%,术后12个月肌瘤体积缩小达74%,18个月时肌瘤体积缩小达82.6%。症状缓解率达84.4%-100%,以月经量减少最明显。8.9%的患者有卵巢功能衰竭,均为绝经期前后妇女。动脉造影显示肌瘤仍有供血。在子宫动脉造影中有时可见卵巢支,卵巢区出现显影及染色。

2.3数据统计结果50例患者,除1例栓塞失败外,介入治疗后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介入治疗前子宫肌瘤平均大小约8.45cm及治疗后3、6、9个月及以上,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6.80cm和2.35cm,5cm,1.8cm,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行配对t检验:t=10.15,P<0.05,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子宫肌瘤亦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直以来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疗程长,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明显,子宫切除术对育龄妇女的心理与生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易被接受。瘤体摘除术易复发,对多发性子宫肌瘤和非浆膜下子宫肌瘤不适用,适应证太过局限。因此,人们急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的临床应用已有20余年历史,将UAE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国内于1998年开展此项技术治疗效果显著。采用该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其原理是用一定大小和数量的栓塞颗粒将子宫肌瘤供血动脉及正常子宫动脉的一定末梢血管栓塞,直接切断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使瘤体缺血坏死,逐渐萎缩变小,并改善由于肌瘤占位所引起的压迫症状。另一方面,因子宫肌瘤具有性激素依赖性,雌激素能促进肌瘤生长,切断肌瘤供血后同时阻断了雌激素进入瘤体的途径,在局部形成一个类似绝经期的激素内环境,肌瘤进一步萎缩。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血供显著下降,子宫内膜生长受到抑制,月经量减少,经期恢复正常,贫血逐渐得到改善和恢复。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能克服手术和药物治疗的不足,并发症少,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栓塞剂的选择、剂量的控制等方法,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技术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微创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福全,王蔼明,岳振东,等.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5):442-444.

[2]费维高,刘清欣.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4):358-360.

[3]程华,侯金文,李传福.子宫腺肌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24(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