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课堂教学的探讨

张达凤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实践

海南东方市民族中学张达凤

要实现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就不能搞“一言堂”,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那么何为自主、合作、探究呢?我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够自己主动的汲取知识,它是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相对的高品质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即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分工的互动性学习;而探究学习则是指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确定主题,并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性质特点,我认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就必须转变职能,打造强有力的知识储备,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将这几年来的做法说一说,希望对各位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让一定量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文本的疑难问题,往往在这时候学生们的你一言我一句就会把问题解决出来,并且比较全面。可见,只要“三个臭皮匠,就能顶一个诸葛亮。”故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集体的力量,而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为完成某一个探究题积极做思想交流。具体做法是:把全班78个人分成十个小组,每一小组7~8人,学生自行选小组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组长的任务是负责组织学生质疑、分析、讨论解疑;记录员负责把本小组讨论的结果记下;发言人则负责公布本小组的探究结果。

二、利用学生为小组争荣誉的心理,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

自从把本班分成十个小组后,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了一种攀比心理,谁的小组回答比较全面,谁的小组讨论比较激烈,这次考试哪个小组的同学得第一等等。所以课堂上我常常提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辩论。例如:在授《荆柯刺秦王》一文,我设置“荆柯刺秦王可取还是不可取”这一辩题。学生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我又运用激将法(你们同意对方的观点了吗?是不是被打败了?)来激发学生的斗志。另外,我还设计一些抢答题,就课文的一段精彩文字的朗诵,就诗歌、文言文的背诵等等。这样课堂不但显得活跃,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巧设疑难问题,调动求知欲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这一点。表现在我不仅带领学生走进所学的文本内容,而且还启发学生摆脱教材,试着以旁观者的姿态去审视、品评作者的观点、用意,并力求获得独特的见解。比如,在讲《氓》和《孔雀东南飞》这些课文后,我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爱情观,让他们思考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有“问题”的爱情才合适。在《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我又这样提问“你们是否同意召公的观点?谈谈你们的高见?”总之,在课堂中我常常设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又与小组的成员讨论,以致达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

四、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容忽视。本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和谐融洽、互动学习、共同发展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学。另外,对学生要多鼓励,不要棒伤。苏林霍姆指出:“人的内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所以,教学中我时刻注意自己的所为带给学生的影响,尽量用人文的关怀去面对学生每犯下的一个过失、错误。

当然,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教师不但要在语文学科内知识渊博,而且要在相关的学科如天文、地理、绘画、音乐等诸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才能鼓励学生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