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创新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英语课堂创新尝试

王香菊

河北省永年县第十五中学王香菊

【中图分类号】G648.6【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22-01

随着教育从应试型向素质型、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步伐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然而,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新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应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就略谈几点本人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因而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自学的人”。未来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充满挑战的人才素质的社会。因此,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培养他们的英语自学能力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形成,做读书笔记,课后复习,归纳小结,课外阅读,学会查资料,用词典,发现问题大胆主动与别人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教法还要研究学法,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样学生就由“学会”过渡到了“会学”,只要有了会学的自学能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学生可以在预习学习中自我指导实践,逐步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今后学生就能有面对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化的社会能力,就能用所学知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培养学生在句子中记单词、学语法

记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可也是英语学生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在每周的教研日活动中,几乎每次都有老师把此困惑提出来讨论。对于解决这一困惑,我在这一年的教学探索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两点:

1。老师不能太急于求成,不能对学生做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急于求成往往容易把一些有形的,具体的东西变的无形,抽象化起来。这样无意地就给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了一种心理畏惧感,从而对英语学习很快就失去信心,当然起初那种对英语强烈的好奇心也会随之而逐渐消失。

2。老师要改变常规守旧的教学思维方式,发挥逆向思维的无限优势。若穿新鞋走老路,总是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按传统的思维方式,老师为教单词而教单词,学生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不得不为记单词而记单词、背语法而背语法,这样就把词和语法孤立化了,使它们与句子和语境脱离开了。如果用逆向思维,教学生在学说句子中去记单词、学语法,教学生融单词和语法于它们生存的环境中去活学、活记,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单词throw、hard、ride、swim、jump、run等词时,可以用谈话的方式来教,拿出一个yo-yo球来问一个学生:What’sthis?Doyouknow?Canyouthrowit?Canyoutellmehowtothrowit?先看学生表演,然后跟着学生做,并边做边说:Throwitlikethis?Oh,Icandoit.It’seasy.It’snothard.在说的同时有意地强调划线的生词。同样可以采取与学生谈话的方式通过呈现骑自行车,游泳,跳,跑的表情和动作来教ride,swim,jump,run等动词。(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做动作互相问答学单词,练句型。)这样利用手势、表情、动作以谈话的方式来让学生一起参与说做教学,不但使学生在学说句子的同时练习了单词和句法,而且还让学生在轻松、活跃、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三、建立小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为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说,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无疑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大势所趋,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动力推动学生积极不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特别是在阅读短文的教学中,我把听、说、读、写4能相结合,充分运用竞争机制,小组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应该理解掌握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进行小组竞争,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各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乐于参与。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变化的主体,教师是变化的客体。所以课堂上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言实践,老师充分调动和发掘学生的潜能,才会有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要想充分发挥、调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向学生导明课堂目标和学习任务。只有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来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以至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要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要尽量做到让师生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在运用中形成技能,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合作中发现、解决问题。如果课堂上学生总是处于一种完全受支配的地位,而老师居高临下,那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无法调动起来,课堂教学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平时只要学生取得了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都要进行表扬。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要加倍鼓励。多肯定,少否定,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以便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3.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知识、趣味融为一体。从心理学我们知道,不断变化的刺激能引起和保持人的注意力集中。某一种形式的教学刚开始时也许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但是时间长了就有可能产生超限抑制,学生课堂就会走神。所以采用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是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手段。总之,课堂气氛要力求充满情趣,使知识、趣味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通过这一年的课改实践,本人深深地体会到课改它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心理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大部分学生由于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把奋斗目标付诸于实践中去,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但由于是教学改革教法的探索,再之,农村学生的素质及自觉程度不同,学生出现了“能飞则飞”,“能爬则爬”的局面,应该如何使“爬”的学生“飞起来”,还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尽管这样,我还将继续在课改这条路上探索,为教改的辉煌明天增添一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