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研究

盛涤非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创新,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时代性的改革。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电力企业的决策人员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今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仍然潜在着诸多的不足,这严重的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共享与传输。为了进一步保证财务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与及时性,本文就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模式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财务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

引言

自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往来越发频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为了力求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国内各行各业加大了对于财务的管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期尽可能规避不必要的经济风险,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新时期,信息技术已然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一个新的突破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力企业的领导人越发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大了对于该技术的研究,不断改进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推动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以便更好地为人们提供电力能源,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特点分析

1.1共享性

在现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平台,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可以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其内部的各个部门或系统之间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内部财务信息系统与电力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等,这都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

1.2决策性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协调模式下,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收集各类有关财务的信息,彻底突破传统的财务管理信息在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性,综合各方信息资源,合理的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无缝连接的整体,以便为电力企业做出更有效的决策提供信息保障,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1.3标准化

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看作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标准语言模式,和国际的语言标准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国际水平的系统资源共享。

1.4实时性

在电力企业当中如果有一事项正在发生时,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使用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对事项所产生的信息进行采集与记录,对于任何一个时间点系统记录的事项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与共享,并可以自动将其记录在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报告以及经济交易事项当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财务信息时,可以随时登入自己的财务信息收集与分析平台,对电力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进行获取,根据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清楚的掌握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然后结合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这种新时期的实时财务信息报告,彻底的打破了传统的财务信息报告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的限制。

2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设计要点

2.1创新管理思路

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协同是指电力企业内、电力企业间以及电力企业与政府间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一定的方式共享财务信息,其特点是具有实时性、开放性、规范性、决策性等特点。在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协同的管理思路上应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因地制宜结合电力企业实际状况进行修正和完善。例如侧重于信息共享方面,电力企业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共享的业务,利用专业人员初步建立起管理的协同机制,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提升电力企业效率与信誉,从而进一步形成电力企业内、电力企业间、企政间的资源共享系统。建立一项可行的财务协同模式可谓步步艰辛,因而思路务必要清晰,如何协调管理层权限、结合何种技术、业务流程如何简化等问题均需要条理分明。

2.2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方式

信息化技术日渐普及,在财务工作中应结合电子网络、电子通讯等新技术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进行高效工作。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主动式,要求电力企业主动进行采集、筛选、传递和共享信息;二是ASP协同模式,这种模式下信息采集与信息共享由专业的公司负责,电力企业可以获取到更为客观、真实的信息和评价,与主动式相比而言,ASP更适合大多数中小型电力企业。

2.3财务管理应实行高度集中模式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普遍有着信息孤岛的问题,这需要通过统一调动,与各部门共同处理信息。由于电力产品具备无法储存性特点,在发电、输电、配电及供电等方面都应高度集中管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管理方案与决策计划的价值,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及时、准确和完整的反映出来,让电力企业内部所有信息与资源得到高度集中的控制、配置与管理,保证决策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电力企业要确保信息集中,更好的共享信息,提升市场竞争力,当内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后,可以制定出科学决策,促进利益增长。在网络技术与信息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有利于电力企业财务数据与信息集中存放,业务与数据能够得到统一处理,避免出现财务信息孤岛的现象。电力企业管理者可以随时查询数据信息,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2.4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水平

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建筑项目科学化财务管理的关键手段,只有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得到提高,才可以使得建筑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建筑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以及工作水平,建筑电力企业要严格人才录入的标准,去除任人唯亲的传统过观念,进而使得建筑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人员录入过程中就可以获得高素质的人才。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还要定期的对财务管理人员加强知识教育,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确保财务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以此帮助电力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5对经济合同的签订进行管理与监督

对于目前的建筑项目市场,建筑项目经济合同的签订对于建筑项目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减少在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减少建筑项目中参与方对财务问题的争执,提高建筑项目运行过程中资金使用的效率,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此外对于建筑经济合同的实施,也要进行相关的监督,经济合同的制定不是最后目的,利用经济合同相关条款的实施来帮助电力企业发展才是最终电力企业建筑项目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

2.6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电力企业要将信息化方法与理论应用到经营管理中,转变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电力企业发展规划中纳入这项内容,通过准确、全面、快速收集数据信息,如实反映出内部财务情况,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控。这样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实现了资金的高效运作,为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大方向,正视信息技术,积极将其引入到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培养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推动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宝根.我国建筑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3(9)

[2]金爽.财务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4(11)[3]晏佳莉.浅议施工电力企业工程项目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J].中小电力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