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4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

杨冬园

杨冬园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9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行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TURBT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同时于患者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IGF-l、VEGF的表达水平及p5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4.28%,对照组为67.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平均IGF-l、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p53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膀胱肿瘤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和体力状况,并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吡柔比星;灌注化疗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40-02

Analysisoftransurethralbladdertumorelectricitycutmethodcombinedpyrazolesoftthanstarperfusionclinicalcurativeeffectforthetreatmentofbladdertumor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ransurethralbladdertumorelectricitycutmethodcombinedpyrazolesoftthanstarperfusionclinicalcurativeeffectforthetreatmentofbladdertumor.Methods:ourhospital69casesofsuperficialbladdercancerpatientswere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35cases)andcontrolgroup(34cases).ObservationgrouppatientsweretreatedbyTURBTcombinedpyrazolesoftthanstarperfusion,controlgrouppatientsweretreatedbysimpleTURBT.Toevaluatedtherecentefficacyandlong-termefficacyoftwogroups’patients.Atthesametime,inpatientsbeforeandaftertreatment,2groupsofpatientswithserumIGF-l,expressionlevelofVEGFandp53positiveexpressionrateweredetected.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inthenearfuturecurativeeffectofthetotaleffectiveratewas74.28%,controlgroupwas67.65%,thecomparisonoftwogroups,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6monthsafter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theaverageKPSscorewere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averagePSscorewere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Atthesametime,theobservationgroupsofpatients2yearsofrecurrenceratewere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survivalratewas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6monthsafter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serumIGF-lonaverage,thelevelofVEGFexpressionwa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p53positiveexpressionratewa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s:transurethralbladdertumorelectricitycutmethodcombinedpyrazolesoftthanstarperfusiontreatmentofbladdertumorcaneffectivelyimprovethepatient'sfunctionalstatusandphysicalcondition,andreducetherecurrencerateandimprovethelong-termsurvivalrate.

【Keywords】bladdertumor;transurethralbladdertumorelectricitycutmethod;Pyrazolesoftthanstar;Perfusionchemotherapy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以浅表性肿瘤为主(占膀胱肿瘤的比例约为70%~80%)[1]。临床上,因膀胱癌的恶化速度较快,随着患者肿瘤病情的进展,肿瘤细胞的侵犯范围越来越大,患者的预后也较差。因此,予以患者及时的治疗干预是关键。目前,临床上针对膀胱肿瘤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单纯的手术治疗仅能将可见的实体瘤切除,并不能阻止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而化疗作为一项重要的利用化学药物将肿瘤细胞杀死,对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进行抑制的癌症辅助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9例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69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浅表性膀胱癌,且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47例,女22例;年龄35~72岁,平均(62.4±5.5)岁。WHO肿瘤分级:G118例,G241例,G310例;肿瘤分期:Ta期19例,T1期38例,T2期12例。病例排除标准:(1)卡氏评分<70分者;(2)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3)泌尿系统有严重感染者;(4)合并有其他肿瘤疾病者。随机将本组69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肿瘤分级、分期以及一般体征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35例患者行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1)TURBT。予以患者硬膜外麻醉,经尿道将电切镜插入,冲洗液为5%甘露醇灌洗液。首先,对患者膀胱内的肿瘤性质进行查看,包括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及形态等。然后,针对有蒂且较小的肿瘤,予以优先切除。切割过程中在蒂部将瘤体切除后,进行基底部切割,直达肌层。针对无蒂且较大的肿瘤,于肿瘤外侧(约2cm)由外向内予以逐步切割,直至将肿瘤基底切除。最后,待完全切除瘤体后,予以基层、创面及粘膜创缘电灼止血,并予以术后常规处理。(2)吡柔比星灌注。于TURBT后24h内,予以患者吡柔比星灌注化疗治疗。配置灌注溶液:30mg吡柔比星+40ml的10%葡萄糖注射液。采用常规灌注方法,每15min进行1次体位更换,保留1h后排出。灌注治疗,1次/周,治疗8周后,1次/月,治疗12个月。

对照组34例患者行单纯的TURBT治疗,治疗方案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1.3.1近期临床治疗效果

参照1981年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定标准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肿瘤治疗效果[2]。评价标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

1.3.2远期疗效

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功能状态和体力状况进行评价。其中,功能状态的评价采用KPS法,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功能状态也好;体力状况的评价采用PS法,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体力状况越好[3]。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统计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和生存率。

1.3.3临床治疗相关指标

于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患者的如下指标进行检测:(1)胰岛索样生长因子l(IGF-l),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ml,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GF-l表达水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3)p53肿瘤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血清p53阳性表达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近期疗效

表12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分析(n/%)

组别例数CRPRSDPD近期疗效(CR+PR)

观察组352/5.71%24/68.57%6/17.14%3/8.58%74.28%*

对照组341/2.9422/64.71%7/20.59%4/11.76%67.65%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4.28%,对照组为67.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远期疗效

表22组患者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组别时间KPSPS2年内复发率2年内生存率

观察组治疗前40.17±5.224.54±0.573/8.57%*33/94.29%*

n=35治疗后6个月60.18±12.19*2.13±0.26*

对照组治疗前42.59±6.724.51±0.527/20.59%*27/79.41%*

n=34治疗后6个月51.18±10.363.42±0.37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2组患者的平均KPS评分及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

2.3临床治疗相关指标

表3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l、VEGF、p53表达情况对比分析

组别时间IGF-l(nmol/L)VEGF(pg/ml)p53

阳性阴性

观察组治疗前72.17±13.35294.15±37.1826/74.29%9/25.71%

n=35治疗后6个月36.17±3.16*200.59±29.57*12/34.29%*23/65.71%*

对照组治疗前70.27±11.18298.19±36.5826/76.47%8/23.53%

n=34治疗后6个月53.15±7.18243.13±27.2820/58.82%14/41.18%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表3可以看出,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GF-l、VEGF表达水平及p5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平均IGF-l、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p53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上,基于膀胱癌生物学特性相差较大的考虑以及近年来临床医学对该肿瘤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进展,其治疗方法日益多样化。但目前仍坚持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为辅的治疗原则[4]。TURBT是目前膀胱癌的首选外科手术方案,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术后恢复快及效果佳等显著优点。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TURBT术后肿瘤的复发问题是制约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据相关数据统计报道显示TURBT术后肿瘤复发率高达约36%~70%[5]。因此,膀胱癌患者在行TURBT治疗的同时如何防止复发也是该病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引起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原因主要包括:(1)新生肿瘤引起的复发;(2)手术种植引起的复发;(3)手术不彻底遗留肿瘤引起的复发。吡柔比星灌注化疗,其配合TURBT应用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消除手术残余肿瘤,降低或延缓肿瘤的复发;另一方面,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防止肿瘤细胞的深层浸润[6]。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行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TURBT治疗。结果:(1)2组近期疗效相当。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4.28%,对照组为67.65%,2组相当。提示吡柔比星灌注的辅助治疗虽未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但也未对TURBT的疗效造成影响。(2)观察组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观察组2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P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状态和体力状况优于对照组。

吡柔比星,为新一代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药,其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对肿瘤细胞的DNA双链间直接嵌入,并对DNA聚合酶进行抑制,阻止DNA的复制及转录,从而发挥中止肿瘤细胞增殖直至死亡的作用[7]。同时,该药物具有半衰期短、选择性作用肿瘤细胞及作用浓度高的优点,故治疗效果迅速且敏感。因此,在TURBT后,配合吡柔比星灌注化疗能有效提高肿瘤细胞的杀死率,防止手术遗留肿瘤引发的复发风险,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相关因子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本研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F-l、VEGF表达水平及p53阳性表达率进行了检测。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平均IGF-l、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53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其中,IGF-l为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能够有效促进细胞的分化、增殖,其表达上调与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表达水平的大幅下调,提示配合吡柔比星灌注化疗能有效抑制IGF-l对肿瘤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VEGF为参与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最直接因子,而其表达水平的下调,提示对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降低[8]。而p53则是一个抑癌基因,能够对细胞的增殖进行抑制,并诱导细胞凋亡。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肿瘤相关因子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在TURBT后,配合吡柔比星灌注化疗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膀胱肿瘤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和体力状况,并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参考文献:

[1]温世和,欧阳少青,陈剑平,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5):675-676.

[2]廖国强,王志远.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1):84-88.

[3]王建国,张先觉,陈士祥,等.吡柔比星术后早期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8):588-590.

[4]张钊华,宋桂敏,高波.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复发率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11(5):89.

[5]李赟,黄红卫,傅颖媛,等.膀胧肿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5):370-373.

[6]李金洪,张朝晖,员海超,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膀胱灌注治疗进展[J].华西医学,2014,29(05):982-987.

[7]郭巍,陈美霓,王爱红,等.P53、Bcl-2和Bax在膀胱癌的表达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8(03):180-183+248.

[8]韩志,孔德东.VEGF与膀胱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8(04):67-69.

作者简介:

杨冬园,男,汉族,崇州市人,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