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批评的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1

教师批评的艺术

陈红斌

教师批评的艺术

陈红斌四川省武胜县鸣钟小学

新课程标准倡导快乐学习,提倡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这无可厚非。因为人的心理比较容易接受肯定、赞美、欣赏的信息,排斥否定、批评、讽刺的信号。然而,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扶苗修剪;树人需要关怀爱护,也需要批评帮助。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只听表扬,不接受批评,那他成人后的性格会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在教育中,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是绝对有必要的。只是我们的批评要遵循人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批评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为人师者在批评学生时也要体现爱心,讲究批评的艺术和策略,力求最佳效果。

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暗示法

课堂上,学生违点规犯点错是常有的事,教师大可不必停下课来进行教育,最佳处理办法就是用老师那多彩的目光和丰富的表情暗示学生:“我正在注意你,你该认真听课啦!”使该生意识到老师强烈反对其不良行为,从而迫其停止。还可用手式、走近等方式表示出对违纪言行的制止。这种暗示的方式,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不会因批评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二、回避法

批评教育学生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学生,应当选择恰当时机和场合进行。首先,切莫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其次,学生的性格不同,批评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比如对性格开朗、淘气、外向的学生,批评可重些;对胆小、沉默寡言、内向的学生,批评时要特别注意语气及态度;再次,要注意观察学生对批评的反应,以便了解学生受批评后的心理状况,并依据其不同反应,适时调整教育方法。

三、延时法

老师在气头上批评学生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极大的伤害。此时此刻,最好先忍一下,缓一缓,待自己心平气和以后,让学生思考一下再批评。对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就更应该等一等,待其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再选择适当方式进行批评。

四、幽默法

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比较强,使用幽默的批评手段,能使问题点而不破,让受批评者在笑声中认清自己的错误,从而改过自新,效果更佳。如:有一次,我去上课,虽然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但学生依然在谈笑风生。看到此景,我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略带笑意地对大家说:“呵,今天有什么好事,教室这么热闹啊!”一阵笑声之后,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五、激将法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进行刺激,使之改正缺点错误。古语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故意正话反说,反而更能成功,这就是反语的妙处。如:在骄阳似火的烈日下站队上体育课,学生们总想偷懒,老师明明看到有几位调皮的学生不愿意站队,却故意大声说:“看!某某同学站得多好,真像小军人。”一句妙语使那些不认真站队的同学猛吃一惊,他们不由自主地站好了队。使学生在“表扬”中感受和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六、对比法

对于学生的缺点,教师可以不做正面批评,而是寻找好的榜样进行对比鼓励。如:一位学生作业潦草,令其重做,也依然如故。这时,教师找了一本字迹工整的作业给他,并对他说:“你看这本作业写得多好啊!你只要认真,我相信你也能写得这样好。”自此以后,该生居然克服了作业潦草的毛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各种各样的批评,学生有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在处理学生的缺点时方式不当。好的批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懂得:中肯感人、富有启发性、艺术性的批评教育,宛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这样才会收到融冬雪为春水、化逆反为相融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