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留白”,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运用“留白”,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管玉安

在绘画中,“留白”就是“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给人创造了一种虚幻空灵的意境;在音乐中,留白就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给人留下了一个纵横驰骋的空间。留白原是国画的一种构图方法,即在整幅画中恰到好处地留下一些空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留白留得其所,画面上便会流动着生命,有了万千神韵。这种手法以无胜有,虚实相生,堪称是智慧的结晶。英语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因此教师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索知识。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留白的必要性

首先,英语教学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留白。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刍、去消化、去领会。学生的知、情、意、行,都得有个“悟”的过程,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得留下“悟”的空间和时间。

其次,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留白。格式塔心理学派中的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不完美或缺陷,即有空白刺激物时,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美的倾向,从而引起进取、追求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填补和完善空白。教学中的空白,可引起学生心理上追求完整的倾向,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愉快的感受,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其想象力、思维力。

第三,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也必须留白。再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来看,留白,可启发学生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探索、发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主动地构造知识。实践证明,学习者主动去构建的知识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被消化吸收了的知识,它更具有再生性、发展性,并能被得心应手的运用。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留白的策略

1.导课时留白——激发兴趣。

导课是一堂课的前奏。在上课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精心设计,把留白巧妙地运用到导课中来,有意地给一些教材内容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致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拉开学习的序幕。记得在上《牛津初中英语》8AUnit4Wildanimals的Giantpandas时,我并没有直接进入课文的讲授,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了几张小熊猫刚出生的时候的照片。在那些照片中,有些小熊猫还闭着眼睛,有些小熊猫才刚能站立起来,而刚出生的小熊猫体重只有100克左右,体型很小,而且它们浑身的皮毛是白色的,我们无法把它们和成年的熊猫相联系起来。于是我就提出了下面的问题:Whatdoestheanimalinthepicturelooklike?Whatanimaldoyouthinkitis?大家的回答很踊跃,有人说是小绵羊,有人说是小老鼠……。然后我就说如果想要知道答案的话,就跟随我一起进入今天的课文吧。这样,我就把学生的胃口给吊了起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照片上看到的是多么可爱的动物啊!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悬念:这到底是什么动物呢?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借助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来进入正题。如此的留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

2.重难点处留白——引人深思。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当学生们开始意识到那一扇窗户背后有着那么多美丽的风景,有着那么多的诱惑的时候,即使你不作要求,他们也会尝试着去推开窗户,去自己摸索和尝试。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到现在完成时这个时态时,其中的have/hasgonetosomeplace和have/hasbeentosomeplace俩者的用法是其中的难点之一。于是,我让学生先弄清楚两个词组的意思,再让他们用这两个短语来造句,最后请他们总结归纳出两者的用法。这样,就给学生留出了思考的时间,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分析、发现和总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结课时留白——余韵犹存。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课堂教学也是这样。课堂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若设置好留白,弹好终曲,则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并取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因此,好的结尾必须圆满有力,使知识得以概括和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应把握好这个最后环节,使之成为精彩之笔。

设置空白,弹好终曲,以不全求全,在有限中求无限,即在一堂课的结尾注重浓郁的色彩和艺术的含蓄,给学生以想像和回味。在学《牛津初中英语》7AUnit6Fashionshow时,学生们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二十世纪不同年代的流行服装:从八十年代的花衬衫加白色喇叭裤,到九十年代的丝绸衬衫加牛仔裤……在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思考:Asastudentinthenewcentury,whatshallwewearifwewanttobefashionable?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认为怎样穿着才是时尚的?在第二天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地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有的说:Thesimplestisthebest.有的说:Fashionistobecomfortable.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图片,还有的同学甚至自己画了图画,再配上了英语来说明自己对时尚服装的理解。这样,学生就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把课堂教学向课外辐射,使有限的想法和感受得到无限的延伸。

4.板书时留白——提高概括能力。

黑板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空间,教师若能在这块“黑土地”上适当留些“空地”,让学生参与耕作,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板书设计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把一些内容在板书中体现出来,而其他内容则可通过省略或置空的办法使之隐去,形成板书上的留白,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思考、完善。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还可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可淡化的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出发,不能为留白而留白。

(作者单位:常熟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