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相关因素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浅谈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相关因素与对策

曾美英

曾美英(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武汉430200)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少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收集整理文献等相关资料。结果药物、输液操作、输液器具、患者等多方面因素均可导致输液发热反应。结论加强监控、严格管理是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的关键。

【关键词】输液发热反应相关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151-01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措施。虽然把好了各环节关,但临床上输液反应仍时有发生。结合年的工作经验,现对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引起发热反应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归纳。

一导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

1药物因素

1.1药物质量不过关药物原料本身含有致热源,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1.2各种污染护士在液体配置过程中麻痹大意,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导致配药过程中和输液器被医源性致热源污染输入人体。

1.3药物配伍不当或联合用药过多当配伍剂量大、品种多时,由于药液的的溶解度、酸碱度、放置时间及浓度条件的影响,使配伍后药液发生变化而影响药液质量,当所含热源累加到一定量时,输入体内亦可发生发热反应。

1.4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在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1.5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的热源总量过大,当其超过一定量时,即可发生热源反应。

2.患者因素

2.1疾病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力失调等的患者,可使输液反应率升高,排除药物及操作方面的因素后,判断为病情发展变化所致。

2.2患者年龄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对细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输液反应发生比例偏高,输液时应多关注年老体弱和幼儿患者。

2.3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阈值,一些患者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对于热原、过敏性物质、微粒反应特别敏感,也是发生输液反应原因之一。

二对策

1准确判断

简单地说,输液反应就是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热,与“速发行过敏反应”不同,虽然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但前者发冷寒战更突出,约10-15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过后出现高热,超高热,临床发展以分钟计,与后者相比相对较平稳;而后者的本质是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前驱症状发生数秒、数10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淋漓、瘫倒下去,呼吸浅促、脉搏细速频死感、晕厥、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骤然衰竭,其临床过程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急骤的多,无寒战高热过程。

2防范

2.1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供货。

2.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检查药瓶有无裂痕;看瓶盖有无松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有无过期,包装袋有无损坏、漏气。如不符要求,不得使用。

2.3液体配伍避繁就简静脉输液时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热原叠加而超标引起输液反应,

2.4坚持“一人一管”、“一夜一管”。

2.5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如果液体瓶子太凉就不能急用,这是由于输入的液体与人体温差太大,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痉挛,出现寒战,体温血压升高。应适当升温最好。

3果断处理

3.1输液反应发生,千万不要拔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拔掉了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3.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加药。

3.3吸氧。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氧气输入。

3.4遵医嘱对症处理。

3.5护士将输液反应及处理情况做好记录,对严重输液不良反应者,保存余液,必要时交相关部门检验。

参考文献

[1]罗开良;静脉输注葡萄糖对血糖测定的影响[J];重庆医学;1980年06期。

[2]刘和堃;干扰素的生产及其临床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0年02期。

[3]陈再智,林万莲;急诊护理——代谢问题J];国际护理学杂志;198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