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医生对临床医学特点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病理医生对临床医学特点的分析

赵晓波

赵晓波(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铁力152500)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0-011-02

【摘要】病理学在现代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先导和推动作用。从16世纪就出现了为弄清疾病而进行尸体解剖的记载,18世纪病理解剖学已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出现。通过大量的病理解剖,一个疾病一个疾病地揭示了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器官病变上的反映。到了19世纪,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专著出版,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到来,奠定了病理学的基础。直到今天,临床各科对疾病的诊治仍是以人体细胞水平的病理变化为理论基础的。

【关键词】病理临床

1、人体的复杂性

人在世界上食五谷杂粮、经衣食住行、沐风霜雪雨、行七情六欲、历生老病死,这些都是自然现象,属于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医学在飞速地发展和进步,但对于人体的奥妙和疾病的本质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自由王国”的水平,医生能治的疾病很有限,可以说大部分疾病,还只能是对症处理,面对这大量无法医治的疾病只能是望病兴叹。

2、疾病的个体性

疾病的本质远未明确弄清,再说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个体内表现也千差万别,如果要求医生每次都能正确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不客观的。疾病的发生在不同的病人体内,其发展变化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连自然现象目前预测尚且困难,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更不用说发生在如此复杂和高度有机的人体体内的疾病了。所以,医生尚不能完全地控制病人体内的病变过程。医学发展到今天医生能治愈的疾病屈指可数,大多数还只能对症处理,因此,治病救人只是理想和目标。常言道:医生治病不治命。

3、医学的实践性

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中国有句古语说:名医是从死人堆上站起来的,从这里不难看出,任何名医都是从不断总结失误、经验中成长起来的,任何疾病的认识也都是对前人失误的总结。刚出校门的年轻医生与从医数十年的有经验医生对待同一疾病的诊治能力是不可能一致的,但有经验的医生都必须经历从年轻医生一步步走过来,一例例积累过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各种失误,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医学的发展、医术水平的提高也是这样,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失误都会给病人造成实际的痛苦或损失,绝大多数失误都被改正在萌芽中。

4、医生职业的高风险性

医生自古就是令人崇敬的职业,然而从扁鹊、华佗至今,天下没有不失误的神医。由于疾病的个体性,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可不同,因此,每诊治一个具体的病例都是一次从零开始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总结预测的过程,每个病人得的都是“新”疾病。在前一例是成功的诊治经验,对后一例很可能就成为失误教训。因此,医生每天工作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稍有不甚,就将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果,悔之晚矣!一个医学院本科生的学时5年(最长的要学8年),也就刚刚具备了行医的基础知识,即使他是硕士或博士毕业,也还需要在临床上历练5-10年,要经历足够的临床实践,亲自诊治一定数量的病例,处理各种不同的病情变化,才能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医生。但是疾病的种类层出不穷,终生学习,也有学不完的理论,天天诊病,总有没见过的病人。

5、误诊误治的普遍性

古今中外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历史记载、现状统计资料都已经确凿地告诉人们,医疗错误不可避免。在我国古代就有《医林改错》的专著出版,说明医疗错误,自古就是存在的。我国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医院的总体误诊率约27.8%,与国际水平30%基本相当。有研究显示,恶性肿瘤中鼻咽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胰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平均误诊率在40%以上;结核病中如肝结核、胃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中耳结核、咽结核等肺外结核的平均误诊率也在40%以上;传染病中如流行性出血热、伤寒、副伤寒、钩虫病、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的平均误诊率在30%以上;器官异位中如甲状腺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等平均误诊率在60%以上。根据一份权威机构的统计报告,保守地估计。美国每年因为医疗事故致死的人数平均在4.4~9.8万人之间,成为美国人第八大死因。医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认识、不断更新的发展的,旧的疾病认识了、攻克了,新的疾病又出现了,同时对以往不认识的疾病出现了新的见解或理论,产生了新的观点与诊治方法,由此可见,昨天被认为是最正确的诊治方案,可能成为今天的错误诊治。例如,80年代初,在我国销声匿迹几十年的性病重新抬头,多少医院的医生都不认识淋病和梅毒的典型体征,不少人把梅毒诊断为药疹、痤疮等皮肤病。那些60年代末、70年代初学医的大夫们只是在书本上见过性病。艾滋病虽然在1981年就被美国报道,但它在世界各国的相继出现,仍旧都经历了从误诊到被认识的过程。

6、医学专家鉴定委员会的关键性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当中,面对不可避免的每时每刻出现的医疗错误,70%是未产生不良后果而被忽略了或未加以追究。其中30%出现不良后果的病例中,大多数被有意或无意地加以了掩盖,患者本人并不知晓,只有少部分被患者察知才引起了医息之间的纠纷。对于已经察知的纠纷中,大多数经医院和患者双方私下协商解决了,只有少数病例被诉讼于法庭。而法院判决患者胜诉的并不是大多数。由此可见,一旦发生医疗错误,患者知道的就很少,知道了有能上法庭的则更少。上法庭后能胜诉的就少之又少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医学的高科技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患者不可能从专业上与医院同等相对,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行的是求助于医学专家鉴定委员会,这样专家鉴定委员会就成了医疗事故法庭仲裁的核心点。

7、病理在误诊误治中的重要性

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来源于正确的诊断,在目前医院的所有诊断手段中首推病理诊断的准确率高,比如,所有影像学(B超、x线、CT、MRI等)诊断的准确率在60%~85%,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可高达99%以上。因此,直到目前为止,病理诊断一直被称作是医学诊断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有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和尸体解剖(尸检)以及细胞学检查等,对于未死亡病例的医疗纠纷主要靠活检来解决诊断问题,而对于死亡病例则要通过尸检来明确诊断。因此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只有充分发挥病理诊断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使本来迷茫不解的难题获得清晰的答案。

总结:病理学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它研究疾病的病源、发病机制及转归。在医院的临床各科医疗实践中,病理科则成了医院中的基础科室。在考察一所医院的医疗水平的高低上,看看其病理科的水平如何是一个可靠明了的方法。医师、护师、药师、技师、检验师等全体医务工作者以及医院管理者,都应当将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前景,医学的诊断、治疗方法,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那些不可预测的风险,医生自身的努力与无奈,告知社会,告知病人,告知家属,让医学融入社会,从病理医生的角度,剖析临床医学的特点,对于目前医院里头痛的医疗纠纷的深入认识是有其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