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翻译与研究》评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3

《歌剧翻译与研究》评介

吴碧宇

歌剧翻译是一项跨音乐、戏剧、文学和翻译的多学科的翻译工作,孙慧双的这本歌剧翻译理论著作填补了我国翻译理论在这个领域研究的空白。除了“作者自序”和“后记:好梦难圆”之外,全书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卡门》疑团;第二章:《寡妇》悬案;第三章:《浮剧》磨难;第四章:《海伦》之战;第五章:《地狱》隐情;第六章:译理纵横;第七章:边缘魅力;第八章:顺理成章。前5章主要介绍了各个相关剧本的翻译由来、过程以及演出情况,第六章则主要阐述了歌剧翻译的理论,尤其是重点论述了歌剧翻译的译配原则和翻译步骤,强调整个翻译过程前后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合作,第七章对歌剧翻译与科技翻译、文学翻译、戏剧翻译、影视翻译和诗歌翻译进行了对比,充分展示歌剧翻译的边缘魅力,第八章介绍了作者作为一个歌剧翻译家所受到的高度评价和待遇,在“后记”中,作者则对当前的歌剧翻译事业表示了少许忧虑。笔者认为,此书至少给歌剧翻译工作者或有志于歌剧翻译理.

论与实践的读者带来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必须深入研究剧本以及相关因素

必须研究剧本。作者认为,研究剧本这是歌剧翻译的基础;歌剧翻译人员不仅要研究歌剧作品,还要研究歌剧发展史和某部歌剧作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缘由。本书的前五章分别介绍了《卡门》、《快乐寡妇》、《浮士德》、《美人海伦》和《奥尔菲下地狱》等五部剧作的翻译工作由来、剧本研究和歌剧接受等情况,其中每部剧本的研究部分对该歌剧的发展史都有十分细致的研究。必须研究译文的接受性。这不仅包括听众的接受效果研究,还包括通过歌唱演员演唱的感受研究、听众的感受和歌剧的可听性直接相关,而演员的感受直接与可唱性关联。“可听”和“可唱”是歌剧演唱的灵魂。必须研究剧作者和曲作者。对二者的了解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译者能否对剧本做出正确的理解。因此,译者必须了解他们

的生平、作品风格、该歌剧创作背景,从而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理解和翻译。另外,作者十分强调译者必须参与歌剧市场的研究。由于歌剧方面的成果计算必须以是否演出为标准,而演出经费往往十分昂贵。因此,译者必须研究今日市场和某部歌剧作品在今日市场中的存在价值和存在可能,必须研究艺术与企业的关系和艺术、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等。

二、必须积极寻求多方合作

在歌剧汉译难的问题时,孙慧双(1999:223)指出,歌剧翻译是自由职业,任何部门都难以进行有效地管理。但是,为了搞好歌剧翻译事业,大范围的多方合作、达成谅解是非常必要的。由此,孙慧双明确指出多方合作的重要性。具体来讲,①与国内的艺术家、语言专家合作;②与国外的艺术家合作;③与演员合作;④与其他歌剧工作者合作。

三、必须探索边缘学科的理论个性

在比较了歌剧翻译与科技翻译、文学翻译、戏剧翻译、电影翻译和诗作翻译之后,作者指出,歌剧译配的首要难点在于它的边缘性,它综合了科技翻译的严谨、电影翻译的长短(电影画面有时间限制),诗词翻译的韵脚,戏剧翻译的声响(戏剧主要是道白,也有一些唱)。但是,作为翻译的一种,作者认为,歌剧

翻译必须与一般翻译一样都要遵从“信”、“达”、“雅”之标准;歌剧汉译首先要忠于原著,保留原作风貌和神韵,其次才是配歌,让观众一次听懂。因此,歌剧翻译与一般翻译之不同,主要还是体现在“唱”上。为此,歌剧翻译原则的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必须保证歌唱部分的译文富有歌唱性。具体要求可参见P236~243。

1.译文字数受音符数量和外文音节的严格限制。因为歌唱的时值限制,必须做到一个音节对一个音符。

2.译文句式受乐句[1]结构和外文句式的严格限制。外国的歌剧大体由宣叙调和咏叹调构成。前者是用唱来说话,用来介绍和发展剧情,语气和重音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后者是大段的、真正的歌唱,因此译者必须特别注意分析其结构,诸如是何种体裁,几段式、每段有几个乐句等,这对整个配歌全局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3.译文中的每个词的重音受音乐重音和节奏的限制。音乐重音和节奏重音大体相近,但又有区别。各种音乐都有其节奏,但是同一种音乐,例如华尔兹,有欢快的、感伤的、华贵的等,都可能有格调、语气和音乐重音的差异。因此,译配时,译者必须明白唱段的节奏、每小节的重音和小节中符点与长音节等音乐

重音、全乐句和全乐段的音乐重音,才能选择多少字数和什么格式的汉语语义群。如3拍节奏,每小节有3个音符,汉语就必须是3个字的语义群,而且重音必须在第一个字上。译者必须注意各种语言的语言重音格式不同,译文的重音格式必须符合原文的重音格式,同时,还必须注意配歌词时不能出现破句[2]现象,以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4.译文的风格受音乐风格的限制。这要求译者必须从宏观上既要研究时代、民族、流派的特点,还要研究作者、作者的气度、作风、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从微观上具体研究和品味所要译配的乐句和乐段,还要具体研究和品味所要配的某个音符或符点在整个作品中的地位及与整个时代、民族的关系。最后,译者还必须考虑汉语文化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以增强译文的接受性。

5.译文中的每个字的声调受音乐走向的限制。也就是避免“倒字”[3](音乐的强拍和歌词的重音错位)现象,否则,可能造成语义含混和缪误。例如,“你好”中的“好”为第三声,若音乐走向由低向高,“你好”就变成了“你嚎”。故而,译者必须研究汉语的声调,甚至要自己边配边唱边品味。

6.译文的韵脚受音乐情趣的限制。音乐有欢快的、感伤的、激昂的情绪,不同的情绪必须配上相应的韵脚。译者必须先研究音乐的情绪,然后再决定是用表现激昂慷慨的洪声韵、表现委婉深情的柔声韵,还是表现胆战心惊的细声韵。确定韵脚后,还必须确定用宽韵还是窄韵。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用字重复,大段唱词用宽韵,小段唱词则用窄韵。

7.译文的句读、呼吸和气口必须与原文的句读、呼吸和气口完全一致。即原文的句号或逗号在译文中必须在对应的位置上出现,原文要呼吸或停顿,译文也必须呼吸或停顿。这往往是保证演员一口气唱下来的重要因素。但是,有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演员一个“偷气”的机会。

8.译文在音乐高音区的用字必须是恰当的开口元音。无论是外文还是中文,都主要是唱元音,能否唱好关系到音乐的接受性。高音区用闭口元音,不仅难唱,阻碍高音的表现,而且还可能造成演员把握不住音准的问题,因此,译者必须在高音区使用开口元音,帮助演员度过高音难关。歌剧译文不仅要在这8条限制中求信、达、雅,而且还要在这8条限制中求语言的音响效果。歌剧译者要具备各种语言能力:书面形式写作能力和口语形式写作能力、各种翻译能力: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各种知识: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和史地常识、各种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等。作者还重点提到了歌剧名词的翻译。他提出歌剧名词的翻译必须遵循“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等一般的名词翻译规则。

四、必须加强译德的自我修养

作者多次提到译者的译德问题。他指出,译者在翻译时最重要的是表达作品和提供服务,是为演员表现作品服务,而不是相反,这不仅是译员的素质,而且是译员的品德问题,是译德的基本体现。他告诫译者不仅要有良好的译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熟悉舞台,提供舞台,扶持舞台,介绍舞台和对外联系舞台。

【简评】

只要看看歌剧翻译的限制,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知道歌剧翻译的难度,也很清楚孙慧双先生为翻译界、艺术界甚至是国际交流做出了多少贡献。这部著作研究了歌剧翻译各个时期工作的特点,在宏观上提出了加强多方合作、深入研究歌剧涉及的各种因素、提高译者的译德修养等观点,其中提倡为演员服务、译者必须参与歌剧市场研究的观点尤其令人耳目一新;微观上,更是向我们展示了歌剧翻译的边缘魅力与高深之处,他提出了歌剧翻译限制原则,比较了多种翻译类型与歌剧翻译的异同,指出能“唱”是歌剧翻译之根本。然而,歌剧翻译的理论与技巧的探讨毕竟只处在开创阶段。其中有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书用了221页(1~221)的篇幅介绍了五部剧作的翻译缘由、剧本研究和演出的接受情况,其中较少涉及到翻译的具体操作,第六章《译理纵横》(222~260)中的第三节《配歌》虽然集中谈及,但整部著作中作者对理论阐述时都没有给出一些生动的例证,尤其是这种声乐艺术翻译。没有例证,诸如多声部的配歌,就很难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概念。笔者认为,有一定的例证,会使理论生动起来,读者也会更容易理解。另外,在作者给出的第八条歌剧翻译限制原则中,作者指出,译文在音乐高音区的用字必须是恰当的开口元音。笔者认为,只能是“尽量”而非“必须”。因为各种元音所表现出的音色不同,例如汉语中紧元音[i],确实其高音难唱,但是,其特有的明亮音色是不能取代的。用不用某个闭口音,要看音乐的表现内容,当然也必须视演员的能力而定。对此,薛范(2002:106)也持笔者类似的观点。孙先生认为,无论是英美的语言学翻译理论,还是法国的释义翻译理论,都没有跳出“信”、“达”、“雅”的范畴,但孙先生没有论证。同时,也没有很好地把“信”、“达”、“雅”翻译原则与歌剧翻译实践结合起来阐述,让读者明白为什么歌剧翻译必须遵循这个原则。最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加强,我国也有不少民族歌剧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期待着汉语歌剧译成外语歌剧的翻译理论著作的出现。

〖注释〗

1乐曲结构中最小的单位为“动机”,两个或两个以上动机为“乐节”,两个或两个以上乐节为“乐句”,若干乐句构成具有一定独立性质的“乐段”。

2当词语组合的句逗(句号和逗号)和气口(歌唱时的换气处)与音乐的停顿和呼吸不相吻合时,或者语言的逻辑重音和音乐的重拍不相吻合时,就会形成“破句”现象。例如,下面的一行词唱起来就成了:“小,雨像一,首飘逸,的小诗”。

4/43-12|3–56|4–32|4--0|小雨像一首飘逸的小诗

3当音乐的强拍和歌词的重音错位,就会形成“倒字”现象。例如:

4/4|3366|Eng-lish

参考文献

1孙慧双.歌剧翻译与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薛范.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