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发展形势及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发展形势及展望

武洁琼王登贵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河津市供电公司山西省043300

摘要:随着电网规模增长和运检人员配置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电网安全的风险因素仍将长期存在,传统运检模式难以适应电网发展及体制变革要求,对状态检修工作的长效开展提出了挑战,迫使电力工作者思考适应当前及未来电网发展的状态检修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发展形势;展望

1引言

20世纪50年代前,电气设备检修主要应用的是故障检修模式,即当设备发生故障至合格程度以下时进行非计划性的检修作业。这种检修方式简单方便,可以充分利用设备零部件或系统部件的寿命,在检修任务量不大的电网发展初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在维护电网安全运行上。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检修方式也随之向定期检修过渡。

2电网设备状态检修概述

状态检修,是依据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检测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评估设备运行状态,制定检修策略,保证电气设备以及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状态检修融入了先进的监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优化控制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决策过程,以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为依据,通过在线监测装置传输的实时数据和定期检查的历史数据等信息,采用可靠性评价和寿命的预测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价,判断设备的异常程度,同时预测状态的发展趋势以及故障率等,再综合考虑经济性和风险性等因素,制定处设备的检修计划。与事后检修和定期检修相比,状态检修考虑了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检修,会大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减少故障维修费用,降低停电损失,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6年全国配电架空线路年平均故障次数为349次,配电变压器年平均故障次数为118次,10kV柱上断路器年平均故障次数为826次;2010北京电力有限公司,高压输电类设备全年共发生故障68次,变电所内变电设备全年共发生故障55次,配电设备全年共发生故障564次。从统计数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电网投资不断加大,新投运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电气设备年故障次数仍然居高不下,可见传统的周期性检修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由此可见,在电网系统不断扩大的当下,引进先进的检修方式已经迫在眉睫。状态检修能够在设备发生故障前预知并且确定劣化部位,避免了在维修时其他部件不必要的拆卸,可以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检修成本。

3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发展现状

电网设备状态检修体系主要包括状态评价、风险评估和检修策略。目前有关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策略还不成熟,以变压器状态检修的研究最多,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国内外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状态监测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但目前看缺乏完整的设备状态检修策略体系,对状态检修的认识不同,状态监测技术有待完善。数据收集、整理、综合分析不够完善,供电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各专业工作缺乏联系,不成体系。尚无针对状态检修工作制定的统一规程,各种数据信息各自孤立,设备运行维护指导依据需进一步优化。因此,要全面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为状态检修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标准和规程,进一步完善状态监测技术,使状态检修有理有据,有文可依。

4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发展展望

4.1推进大数据分析在状态监测及诊断中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已建成的数据中心、运营监控中心等多个数据集成系统,积累了例行试验、带电检测、在线监测、雷电定位、实时气象监测、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台风专题图、能量管理、家族质量史等设备状态、环境和变压器的运行工况等电网运行数据的海量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预处理和内含信息的挖掘。结合各种状态评估方法,挖掘提炼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监测数据与设备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电网、设备、环境等信息深度融入设备状态评估之中,进一步提升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2建立基于不停电检测的状态检修体系,适应电网迅速发展新形势

研究建立以不停电检测为主、例行试验为辅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体系,制定设备状态检修试验项目及要求,修订状态检修标准,建立以不停电检测数据为输入的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方法,开展试点应用,总结经验,完善状态检修标准体系,实现基于不停电检测的电网设备状态检修,逐步替代停电例行试验,大幅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使设备状态管理由“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变,全面提升设备状态管控力。

5发展策略

5.1状态检测相关制度标准落实到位

状态检测试验项目多,涉及设备广。按照《变电设备带电检测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检测单位目前仅统计月度带电检测工作完成情况表和异常情况表,对带电检测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加强监督力度,重奖重罚,将状态检测相关制度的落实为一种常态。

5.2验证检测仪器的有效性

目前,国内外生产带电检测仪器的厂家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各类仪器的灵敏度存在不小差异,导致存在某些缺陷使用某些仪器检测不来的可能性。由于此前没有校验检测仪器的能力,无法确切验证仪器的有效性,省公司可以按照各个地市公司的带电检测需求配套相应的试验仪器。

5.3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带电检测试验项目普遍开展较晚,导致专业技术人员急缺,部分检测人员能力不足,经验不够,检测的细致程度也有欠缺。成立地市公司专业带电检测队伍进行专项工作,是下一阶段发展的趋势。专业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还要依赖于优质的培训课程和高频的检测实践。此外,加强各个地市公司甚至网省公司专业之间的经验交流,也可以加快检测人员检测水平的提升。

6结束语

随着智能电网的提出和发展,提高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下,为电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状态检修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敖蕾蕾.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决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4.

[2]吴波.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质量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6,(04):34+36.

[3]陈润颖,肖荣华,谭渡渡,苏建成.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全过程标准化管控[J].大众用电,2015,30(0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