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血标本退回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重症医学科血标本退回的护理分析

杨娟

杨娟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分析本科血液检验标本退回产生的原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至3月标本退回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血标本有凝血.血量不足和标本抽错是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这些原因都与护理工作息息相关。结论正确的采血方法与检验结果有密切的关系,护士要有按正规操作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水平。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血标本退回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45-01

重症医学科是我院重点学科。检验报告的准确性,给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最可靠的依据,也是临床疾病观察预后最常用最必要的检验方法。在许多情况下,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能反映体内组织器官代谢状况及变化,所以血液生化检测是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护士担任着采集血标本的重要工作,一个有价值的检验结果需要护理人员、患者、检验人员及运送护工等多方面的努力配合才能完成。标本从采集到运输再到实验室环节诸多,只有认真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解我科送检血标本的现状,通过对我科2014年1月至3月血标本退回原因进行统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科2014年1月至3月检验科退回血液检验标本94份,标本均在病房护理过程中采集并运送。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血培养、凝血检查等。将收集的不合格血标本按照检验科退回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检验项目中各类不合格标本的例数,分析产生的原因。

2结果与分析

2.1统计结果

退回标本94份,标本有凝血26份,标本退回总数的28%;标本量不足14份,占标本退回总数的15%;抽错采血管11份,占标本退回总数的11%;发生脂血3%;条码重复.动脉血抽为静脉血.血培养双瓶只抽一瓶各1份,分别占标本退回总数1%。其他36份检验科未说明原因,详见表1。

表1标本退回情况统计

2.2分析与讨论

2.2.1标本有凝血其中17份静脉血,9份血气分析动脉血。血液标本凝固与抗凝剂有关①采血管中抗凝剂过少;②从正在输液的静脉导管中抽血造成抗凝剂浓度降低;③误用同种但不同浓度的抗凝剂,如血沉枸橼酸钠抗凝浓度为3.8%,凝血四项枸橼酸钠抗凝浓度为3.2%;④注入血液标本量过多;⑤枸橼酸钠是钙离子的快速螯合剂,能有效阻止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降解,并能稀释血液,所以应严格按1∶9比例抗凝。抗凝剂过多是导致PT、APTT延长的重要原因;⑥进针和抽血应顺利,尽量一针见血,抽血速度应均匀,速度过快会引起血细胞损伤和血浆因子激活,过慢易凝固;⑦护士抽完血后未按要求充分摇匀试管,操作标准是180度左右摇晃3次,使血液与试管内抗凝剂充分混合。⑧与采血时间有关我科病人抽血次数较多为了减少护工的运送次数均尽量统一时间送检,但根据护士抽血技术与病人情况不同造成了标本待检时间延长,使某些检验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使APTT延长,TT缩短。

2.2.2标本血量不足用真空采血针采血时,应先穿刺血管有回血后,另一端再插入真空管,血量够后拔出真空管后再拔出采血针,不然的话血液流不出。真空采血管内呈负压,负压过高或不够,致使标本采集量过多或过少,造成血液浪费或不足。准确的检验结果与采集标本量也有密切关系。如血沉的测定,血量不够可使结果偏低。血量超量则结果偏高,血量太多则可造成凝血。因此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取适宜的标本量。

2.2.3抽错采血管采血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原则,并核对好化验单与标本的编号,尤其同时采集及送检几个病人的标本,在工作繁忙时更易相互交错标本造成差错。采血时严格操作规程,遵守先注入抗凝管,后注入干燥管或真空管的原则。

3结论

正确的采血方法与检验结果有密切的关系,为确保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无误,提高检测质量,护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采集标本的正确化、正规化,直接关系到检验的质量。因此,护士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护士必须了解各项检查化验的一些特殊要求,要有按正规操作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采集标本到发出报告,每一个步骤都应准确无误,才能提高诊断率,提高医疗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标准化.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5):308-312.

[2]朱燕,马莉,蒋玲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网校论文中心,2011-02-24

[3]吴俊忠,叶才明,谢淑珠,等.护理检验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板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