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内科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基层内科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

杨丽云

杨丽云(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民医院678200)

【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内科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8月在本市某基层医院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4例,均给予对症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行综合护理,再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内科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其也值得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优先考虑使用。

【关键词】基层内科心脑血管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234-02

基于内科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护理措施所起到的积极意义,本院就将近年来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现将具体的护理效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8月在本市某基层医院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4例,男女比例为67:57;年龄在45—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67)岁。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包括有:冠心病21例,高血压28例,脑梗塞17例,高血压伴糖尿病35例,高血压伴脑梗塞23例,且均已排除有抑郁、老年痴呆、精神疾病等。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给予针对性对症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

⑴心理护理。本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后,应该对患者的年龄、疾病情况、家庭背景等资料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患者自卑、焦虑、紧张、绝望等不同情况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⑵健康知道宣讲。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疾病的类型,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对应的健康知识讲解,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并了解到健康的重要性,能够改变自己之前不良的生活习惯,配合医院做好健康护理工作。⑶用药护理。临床治疗时,一定要规避滥用药物的情况,除了医护人员自己要保证给药合理之外,还需做好患者的用药护理工作,通过详细、仔细、反复的叮嘱,使患者能够严格地根据要求用药,避免多次服药、过量服药、盲目服药的现象,以避免滥用药物对患者身体的危害,并降低不良反应。⑷饮食护理。叮嘱患者的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减少多油、多脂、多糖及肝脏类食物的食用,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食用,多食应季水果、蔬菜,减少食盐摄入,戒烟戒酒。⑸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指导患者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例如散步,太极等比较舒缓的运动,均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1]。

1.3评定标准

通过为期1-3个月的治疗及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与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表示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注: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pide;62×100%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容易因为负面心理、饮食不合理、作息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病情的加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多会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望能规避患者的负面心理,保证其作息、饮食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而为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打好基础。而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护理措施,通过观察发现,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不及给予综合护理的观察组,由此也印证了之前所说的对患者给予多角度、综合性护理的重要意义[2]。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内科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其也值得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优先考虑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洪月.应用创新型护理模式护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2013,11(3):235-236.

[2]文利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探讨[J].中外医疗,2011,30(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