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颗粒剂加味治疗痤疮66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五味消毒饮颗粒剂加味治疗痤疮66例临床观察

黄萍徐冬英

黄萍徐冬英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中医专业部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本文通过五味消毒饮颗粒剂加味治疗痤疮患者66例的临床观察,结果痊愈15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1.2%,疗效理想。

【关键词】五味消毒饮痤疮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61-02

笔者自2012年3月~2013年9月应用江苏江阴天江制药有限公司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配方辨证论治66例痤疮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66例患者皆为门诊病人,男6例,女6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40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0年。

1.2治疗方法

浓缩颗粒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日服1剂,分2次温开水冲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和疗法。随证加减:肝气郁结者加柴胡、枳壳、白芍,气阴两虚者加党参、麦冬、玉竹,湿阻气滞者加茯苓、苡仁等。

2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痤疮(粉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制订。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及瘢痕,皮损积分为0者。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皮损积分减少≥70%者。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皮损积分减少≥30%者。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皮损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3疗效结果

66例患者,治疗期最短2周,最长1年,痊愈15例,治愈率为22.7%,显效32例,总有效率71.2%,有效16例,无效3例。

4讨论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是由毛囊内正常寄生以痤疮丙酸杆菌为主的多种微需氧细菌感染所致。青春期雄性激素的产生增加使皮脂分泌增多,当毛囊上皮角化过度堵塞毛囊口时,造成毛囊内无氧环境,此时细菌迅速生长,分解毛脂,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造成局部产生红、肿、热、痛症状[1]。其损害部位主要发生在面部,给患者容貌和精神上造成不良影响,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不少患者因此前来就诊。

中医认为皮肤是五脏的镜子,“有诸内者,必形于外”,痤疮的生成与肺胃湿热关系密切,凡脾胃素虚,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均可导致运化失常;过饮茶酒,恣食油腻鱼腥之品,均可助湿化热,湿热互结,熏蒸头面,致皮脂分泌过盛,皮肤油腻发亮,复感毒邪,阻塞毛窍,使气血壅滞,外发肌肤而生成脓疱等,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五味消毒饮为《医宗金鉴》之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等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方具有抗炎、消肿作用[2]。方中金银花甘寒味清香,乃为治疗疔疮肿毒的“疮家圣药”,能解气血之热,善解血中之毒,宜使用量稍大,即有发汗透表之功;野菊花味苦性寒,功效清热解毒,是治疗疮、痈,特别是治疗疔的一味良药;蒲公英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还兼有通便作用,能使热毒随大便排出体外;紫花地丁其性寒味微苦,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其“主治一起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紫背天葵功擅清热,能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治疗痈疽肿毒,并能辛凉解表。五药合用,气血同清,三焦同治,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如上所述,在临床实践中,笔者使用五味消毒饮颗粒剂加味,在清热解毒的治则上,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痤疮的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145.

[2]黄水仙,田道法,江志超.五味消毒饮治疗大鼠实验性急性鼻咽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2006,14(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