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普特融合模式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4

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普特融合模式构建

肖建国

肖建国重庆市垫江县特殊教育学校408300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4-201-01

“融合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安置形式和策略,也是一种特殊教育思想和理念。随着特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地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各地都在进行融合教育模式的长期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诸多融合教育发展模式。

一、融合教育发展背景

纵观国际融合教育发展,早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王国萨拉曼卡市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颁布的《萨拉曼卡宣言》就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的思想。全纳性意味着学校要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让所有儿童一起学习,残疾人应该获得“零拒绝”、“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个别化教育计划”、“正当程序”等各种权利。受回归主流和一体化教育思潮的影响,1975美国颁布了世界第一个特殊教育法即《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并在法律中规定:给3-21岁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免费、适当的公立教育。20世纪90年代,融合教育就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出现在国际特殊教育领域。各国都大力关注特殊教育的发展,让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走进主流教室、回到普通学校接受普通教育,让特殊教育从隔离走向融合。

从国内特殊教育发展进程看,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关心特殊教育”。报告指出:特殊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预示着特殊教育的春天会到来。2009年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分别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9)41号)体现了制度层面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从普及入学、保障机制、提高残疾人素质、师资建设、政府职能五大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7月我国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特殊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并列入国家教育发展的议事日程。2010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对各级政府赋予了行动层面的职责和义务,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报告指出:支持特殊教育重在提供条件保障,共创幸福美好未来应让特殊儿童先幸福起来。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又对特殊教育赋予新的内涵,强调要“办好特殊教育”,这是对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中对特殊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标,特殊教育的明媚春天真正到来了。

从我国推进融合教育情况来看,显著标志是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出台。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从国家层面以出台《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为新起点,使我国特殊教育得到空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投入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每年6000元标准;特殊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中央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惠及绝大多数特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2017年又出台《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更加彰显了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无比关心和政府责任。主要目标是破解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瓶颈问题、满足残疾人群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攻坚克难,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与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相比,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别强调了发展特殊教育的四大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二是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三是坚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这四项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更加明确体现了现代特殊教育发展的融合教育、因材施教、特教特办和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向。

因此,从国际国内特殊教育发展背景观之,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推进融合教育,目的是促进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最终达到构建融合社会、和谐社会之目的。

二、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现状

融合教育,既是当前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融合教育(InclusiveEducation),是指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前提下,不要把障碍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涵盖终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广义的融合教育,还可以涉及学习困难、多动症、甚至天才儿童、超常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融合教育,也可称为“全纳教育”,不完全等同于我们通常说的“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成为我国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主要策略,尤其在农村地区,随班就读成为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的主要途径。融合教育不单纯指某种特殊教育安置形式和策略,而是促进健全儿童和特殊需要儿童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其工作目标是“一个都不能少”,通常也讲“零拒绝”。普通教育系统全面向残疾儿童开放,使残疾儿童不因其残疾而被完全封闭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排斥在普通教育之外。无论是采取在班就读、跟班走读,还是送教上门,都旨在创造一种形式,让残疾儿童有最多的机会保留在普通教育体系之中。融合教育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学习。“融合”这一概念,重点强调的不是去改变孩子,而是去改变教育系统本身。融合不仅仅是一种接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结构与教育实践本身需要转变,变得更具弹性、合作性与接纳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同时,“每个都学得好”,通过创造最少限制的环境,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合其特点和需要的教育,为今后全方位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我国特殊教育的现状就是融合教育的状态,特殊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是融合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所有特教人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是理念差距。当前,社会、学校、家长对于残疾人进入普通学校和健全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比如:社会普遍认为残疾人更适合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普通学校认为残疾学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造成不便、管理成本大、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不能理解接受普通教育对残疾人未来发展,走向社会融合的重要意义;而家长对残疾孩子的不重视、不支持等因素,使残疾儿童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二是管理乏力。尽管目前我们的融合教育已经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但学校有效的管理和规划还不到位。融合教育往往被局限为轻度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人的随班就读,教育年限也被重点限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融合教育成为一种对部分人在部分时段的教育方式,没有把残疾人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融入到各个阶段的公共教育体系中;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围墙未能开放,普特不能融为一体;融合教育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任课教师)的编制、待遇问题尚未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随班就读工作单独管理,未纳入普通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等。当前,在中国应试教育、精英教育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普通学校的特教学生甚至被边沿化,随班就座,随班就混、随班混读现象成为普通学校教师的较为普遍的现象,因人而异地安排好融合教育的安置模式还需进一步去实践和探讨。三是体制滞后。国家层面确实对特殊教育高度重视,但在执行特殊教育相关政策时无法落地,如:国家在特殊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都反复明确指出:提高残疾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落实提高特教津贴;足额配足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提高师生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评职、评优、晋级方面向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倾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该用一部分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等,因为没有具体的操作解释,致使无法落到实处,滞后着特殊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空前发展。2014年1月27日,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办好特殊教育,对于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增加残疾人家庭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带着深厚的感情,履职尽责,特教特办,认真实施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让残疾孩子与其他所有人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的教育。”2016年11月8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第58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题研究特殊教育。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委员们就办好特殊教育提出建议:特别是在“政府应高度重视”“改进办学条件,包括增加投入,提高人均经费和特教津贴”“落实随班就读支持措施,走融合教育之路”“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提高师生比”“加强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等特殊教育的现实问题谏言献策,充分体现了国家越来越把目光的视野关注到残疾人教育这一弱势领域中,把特殊教育工作纳入国家教育顶层设计之中。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从国家层面在2014年出台了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使我国特殊教育得到空前发展: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投入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每年6000元标准;特殊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中央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惠及绝大多数特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2017年出台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更加彰显了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无比关心和政府责任。第二期提升计划主要目标是破解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瓶颈问题、满足残疾人群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攻坚克难,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2016年12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共涉及42门学科,其中盲校18门、聋校14门、培智学校10门。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标准,是对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是对我国多年来特殊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集中总结。”国家高层不断彰显对特殊教育的极度发力和政治责任,为推动特殊教育事业改革,推进融合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和发展空间。

三、普特融合模式构建探索

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也是融合教育的主要困境。其中,社会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特殊教育,让融合教育原本作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功效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地区特殊教育师资达不到师生比的要求,融合教育的师资更是匮乏。社会对特殊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体现在融合教育领域就是局限为轻度的视、听、智力残疾的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围墙”并未被打通,普教特教未能真正的融为一体,在普通学校里,随班就读的工作单独管理,随班就读的学生被单独对待,没有将其融入学校的整个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中。

而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普校教师并无具体要求,存在大批普校教师不了解特殊儿童,致使他们无法对特殊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从而使得大量特殊儿童处于“随班就座”的状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融合教育的辅具、无障碍设施服务不配套等因素成为残疾学生无法接受平等教育的主要原因。

在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校全体教师凝聚智慧,群体发力,按照“特教特办”的办学思想,基于文化路小学和特殊学校的发展需求和目标构建了独特的“1+2”融合教育模式。其中“1”代表“融合教育”这一个理念、一个校区、一个领导班子统筹管理进行普特学生的融合教育;“2”则分别指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所对应的两块牌子、特教和普教两类老师、普通和特殊两类学生、普教和特教课程及资源、普教与特教课堂与活动、一般教育和个别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体现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大构成要素之间的多维度、多角度、多领域等的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实践过程。

在普特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实践中,我校主要采取“七举措”策略进行助推:一是集体活动的融合。两校升旗仪式、课间操、红领巾监督岗、大小型节日活动、各类比赛活动等共同开展,普特师生共同参与。二是活动课程的融合。两校的体育课、班队课、劳动课、社团活动课等课程进行统一排课,两校教师共同合作,普特学生共同参与。三是走向社区的融合。改革特殊教育课堂,特校课堂从传统的单一、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多元、融合的教学方式,全面实施生活化教学。对有机会、有条件、有潜质的特殊儿童通过社区融合教育的方式,进行缺陷补偿,为步入随班就读做好准备式教育。四是以“五个一”助推融合。即一天一次“爱心小天使”活动;一周一次班级结对活动;一月一次融合教育展示活动;一期一次融合展评汇报活动;一年一次融合达标验收活动。通过活动,学校以爱心教育、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以爱促合,以合育爱。以爱心润泽爱心,以生命激扬生命,让普校学生积极接纳障碍学生,让障碍学生主动融入普校学生,形成良好的融合教育环境。五是教师的融合。通过“教学相长”和“种子示范”培养融合师资。两校教师共同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活动,每周二普校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三特校开展教研活动,普特教师共同参与教研活动,建立了普特老师互派上课交流学习制度,让普校老师到特校课堂上课,特校老师到普校课堂上课,相互交流感受,使普校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方法,特校教师学习普通教育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做到以普带特,以特促普,共同提高,打造一支优秀的融合教育师资团队。六是校园文化的融合。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促进“普特学生”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学校最醒目的操场舞台的正面醒目地方凸显着“平等、融合、共享”六字办学理念,在学校的走廊上、墙角边、操场的四周、教室里等地方张贴古今中外优秀残疾人挂像,名人警句、学校普特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图片,普特学生共上体育课、美术课、科技科等互助互爱的照片,力求让“每堵墙壁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能传情,每个场景都在启智”。校歌、校训、校旗、校徽都彰显融合色彩,让学生天天置于平等接纳、关爱友善的温馨共融的和谐环境之中。七是考核机制的融合。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融合教育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了浓厚的融合教育改革氛围。

通过融合教育的开展,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教师素养、课程安排、校园环境、活动策略等多方面,构建独具特色的“1+2”普特融合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了融合教育特色学校。从融合教育学科课程调整;融合教育课堂行为管理;资源中心教育康复;准备式、补充式教育;生态化课程开发与运用、融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融合教育学校管理等方面打造了一批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调整、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推进学校生态化、生活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探索适合融合教育的课程,形成1+2模式下独特的个别化教学与生态化教学经验,助推了全县随班就读工作。

融合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事业,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残疾人家庭福祉的民生工程,是一项为残疾人美好生活奠基的良心工程,更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教育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指出: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不是设立更多特教学校,而是坚定地走融合教育之路。特教学校转型为集教学、研究、指导、培训为一体的“特教资源中心”,帮助普通学校接纳残疾儿童。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的功能则会转变为康复训练和指导辅助随班就读工作,从教学型转向技能型、研究型方向发展。

我校在探索“1+2”融合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同行专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2017年3月,我校的《1+2普特融合模式改革试点》被重庆市确立为第三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改革试点,教师观念明显改变,学生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特色逐渐彰显,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成为了垫江教育改革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