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临床效果观察王继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临床效果观察王继忠

王继忠

(湖南省临武县人民医院湖南临武424300)

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住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两组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0例患者发生创口局部渗液、感染、皮缘局限性坏死的机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区别,P>0.05,但跟距骨关节炎的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足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跟骨关节;骨折移位;效果

跟骨关节内骨折属于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1],该骨折的治疗难度较大,主要以恢复跟骨正常解剖形态为治疗原则[2]。我院为了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的临床效果,对该类患者分别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现相关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实验组40例患者男女分别为19(47.50%)、21(52.50%)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3岁-53岁,年龄均数为(36.25±2.39)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5例,其他伤5例;双侧骨折37例,单侧骨折3例。对照组40例患者男女分别为18(45.00%)、22(55.00%)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2岁-54岁,年龄均数为(36.31±2.4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6例,其他伤4例;双侧骨折38例,单侧骨折2例。实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对照组40例患者无显著区别,P大于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并将止血带充气到60kPa,使L形切口扩大,贴近跟骨外侧壁使用锐刀切开皮肤组织,向上剥离近端皮瓣,对外踝、距骨头及舟状骨钉入克氏针,使距下关节间隙充分暴露,必要时,可对关节面进行固定(使用粗斯氏针),结合跟骨解剖形态对跟骨实施复位处理,待复位效果满意后,对其实施内固定处理。

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参照对照组,同时对患者实施植骨术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准备体积大小合适的髂骨,将其修剪成火柴大小的方条,并将其填入至关节下方空腔中,对外侧壁实施复位处理并将其压平,在C臂X线机的协助下,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了解,确定效果满意后,对其使用钢板进行固定处理。手术结束后,放置引流管,并对其实施间断皮下缝合(3-0可吸收缝线),手术后,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并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对其实施功能锻炼。

1.3评估指标[3]

随访半年,研究对比两组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及并发症发生率。足功能评分选择Maryland评分进行评定,总分100分,≥9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分为可,<50分为差。

1.4统计学分析

对比较指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对比研究,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计量资料,X±s)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

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

表1比较两组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的方法较多,以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有切开复位治疗、钢板内固定治疗、加植骨术治疗等[4],但临床对上述治疗方法的优劣性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为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的临床效果,对该类患者分别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发现,单纯对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跟骨的大体形状,但该治疗方法在重建距下关节方面的治疗效果欠佳,易出现距下关节塌陷等现象,患者的满意度不高,而相比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能对整复跟骨后骨面产生的空隙进行填充,可有效重建距下关节,避免距下关节塌陷,有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足功能恢复,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5]。

对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40例患者发生创口局部渗液、感染、皮缘局限性坏死的机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区别,但跟距骨关节炎的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这提示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植骨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足功能,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跟距骨关节炎发生机率,减轻疼痛症状,但患者发生创口局部渗液、感染、皮缘局限性坏死等并发症的机率并未增加,治疗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足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欢欢.袁珑杰.张蜀华.等.闭合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9):855-857.

[2]焦洪新.胡建华.李晓苏.等.锁定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7,16(5):568-569.

[3]施忠民.顾文奇.梅国华.等.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内翻畸形愈合的原因分析及防范要点[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6(12):1028-1032.

[4]魏世隽.蔡贤华.黄继锋.等.双侧小切口微型接骨板组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9):753—759.

[5]贡小强.徐东来.曹旭栋.等.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6,17(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