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魏玉苹

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黑龙江伊春153100

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胸外科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种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更加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降低临床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风险护理;胸外科;护理

在临床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护理当中的风险事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上的护理质量。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来探讨风险护理的有效性,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胸外科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这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3.32±1.34)岁,其中主动脉夹层11例,冠心病10例,瓣膜病9例,肺癌8例,食管癌12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3.32±1.34)岁,主动脉夹层12例,冠心病11例,瓣膜病8例,肺癌9例,食管癌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其中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并且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地监测。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对患者进行干预,主要包括:①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并且定期考核;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典型的医患纠纷案例以及护患纠纷的案例进行学习和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能力以及风险防范意识。②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胸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安全隐患进行总结,提高护理人员对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辨别意识,制定良好的预防措施,落实风险管理制度。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根据护士能力的不同对其进行专科培训以及分层培训,制定好日、周培训计划,由高年资护士带教,护士长对整个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把控。在培训过程中,向护理人员发放专科的培训手册,使护理人员能够对本科的常见疾病基础尽快掌握,并熟悉基础知识以及护理的要点,从而有效减少护理中差错的发生。④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对病区的环境、主治医师以及主管护士进行介绍,并使患者对医院的作息制度以及疾病的治疗情况、进展进行熟悉,同时对各项检查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⑤设置安全标识。在患者经常出现以及比较容易发生滑倒的地方设置好安全标识,比如在病区以及走廊等地设置“小心地滑”的标识牌,尤其是在拖地之后,要在卫生间将防滑垫铺设好,减少滑倒以及摔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⑥加强风险监控。医院应当对护理质量的监控进行加强,如果出现了护理工作质量较低的情况,则应当开展调查,并且要对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对于年资较低的护士以及情绪化较重的护理人员、初入院以及病情危重患者要作为重点监控范围,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患者生命状态随时了解;在进行手术之前要严格检查准备工作,如果手术准备工作不完善要立即进行改正,并警示当事人员;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并且观察是否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护理,从而有效的恢复。 

3、 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

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种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进行比较。

二、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对于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25例,满意20例,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中对于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18例,满意17例,不满意15例,满意率为7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中一共发生了8例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6%,观察组中一共发生了2例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4%,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三、 讨论

胸外科患者大多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胸部治疗往往因为手术创伤大、疼痛感强烈以及术后并发症多等原因导致患者在手术后往往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恢复。因此,围术期患者极易发生风险事件,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护患纠纷。想要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医院纠纷,就需要对当前的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改进,采用一种新型地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是在临床当中是一种较常使用的护理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地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规避,从而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风险管理最主要目的就是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潜在危害,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减少医院投诉事件的发生[2]。将风险管理应用到胸外科护理当中,能够有效识别各种潜在的高危因素,并且能够对高风险的事件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临床当中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比较,采用风险管理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并且观察组患者中护理的并发症、护理差错以及护理投诉等发生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患者的低]。通过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因此,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对患者提供有效地风险防范护理能够促进护患关系,使患者对医疗工作更加配合,从而降低了危险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风险管理从宏观的角度监控整个护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更加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降低临床上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杨梅,戢艳丽.胸外科规范静脉血栓管理体系,有效规避围术期医疗风险[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4,21(3):329.

[2]黄祺,赵松,杨洋,等.联合Holter与CTA判断无症状心肌缺血对胸外科手术计划的影响及预测围术期心脏风险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353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