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研究

张冉

山东省单县广播电视台274300

摘要:广播电视业的迅猛发展,对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加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重要性、特征进行探究和分析,提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广播电视设备;技术维护;管理

广播电视事业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很好的满足的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其运行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着我国综合实际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对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研究是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从整体情况来看,广播电视是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工具,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项重要手段,正处于现代社会环境下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实际的技术维护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机遇和挑战。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管理的实际情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在满足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维护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广播电视行业属于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实际运行和发展中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一批专业型人才为广播电视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保障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观看或收听体验。

二、广播电视设备常见故障

(一)广播电视设备传输信号不稳定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广播电视设备画面模糊、声画不同步、机器内部运作声音大、机体温度高等多种现象。由于机器设备长时间处于高速运作中,所用程序占内部比重大,难免会出现系统拥挤、运行困难等现象,长期下去,将会大大缩短广电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光缆线路故障

导致光缆线路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外力因素、自然灾害、光缆自身缺陷及人为因素。外力因素包括外力挖掘、车辆挂断等外力原因造成的故障;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包括火灾、洪水、大风、冰凌、雷电等不可抗拒自然灾害造成光缆故障;光纤自身的材质问题原因造成的自然断纤线等线路故障;人为因素包括工程故障、偷窃、误操作、蓄意破坏等。

(三)季节性突发状况

在夏季,多雷雨大风天气,雷电和潮湿天气对广播电视设备的危害特别大,广播电视设备只要接触到雨水和雷电就会停止,整个设备将不能运作,甚至会发生漏电、起火等事故而引发设备故障。

(四)广播电视设备不运作

广播电视设备属于高档型精密机器,在其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黑屏、无法启动等令常人束手无策的现象,这是源于机器自身的出厂设置和内部零件未经检测或检测时间久远,此时修护的难度就变得很大。

三广播电视设备技术维修对策

(一)健全技术维护管理制度

健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制度,一方面是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督促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是指规范技术人员的维护管理行为,从责任意识与技术规范两个层面指导管理人员,实现广播电视高质量播出。构建全面检修制度,对设备整体进行检查维修,防止设备在复杂外界环境与内部工作机制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健全的技术维护管理制度包括:维护管理、检修、应急与报告、节假日检查、绩效考核等诸多方面。每个方面都应有具体的制度规定,保障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警惕意识,忠实履行岗位职责。

(二)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培训过程中,广播电视单位应当采用实践训练、交流学习、专家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来不断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素养。除了接受单位培训,维护人员更应该具有危机意识,主动出击,努力汲取广播电视各种新知识。当单位引进新的设备和新的技术的时候,维护人员更要积极主动去学习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相关知识,明确其原理,熟练掌握其可能会出现的故障的维护措施,当设备真的出现故障时候,才能够迅速判断出故障根源,从而快速完成检修工作,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正常进行。

(三)科学规划技术维护管理模式

科学合理技术维护管理模式应包括机房、检修工作、监控以及发射装备的维修与保养。创建科学的电视广播技术管理维护模式,应从四方面入手。首先,维护机房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在影响因素较少的环境中运行,为工作人员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机房环境管理需要从清洁、通风、滤尘、配置照明设备、设置消防器械和完善防雷电设备等方面进行;然后,定期进行检查,合理规划日检查、周检查、月检查、季度检查与年检查的内容,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接着,完善监控系统,在信号传输和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实时的查看信号质量、声音质量和图像质量,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最后,定期保养发射设备。

(四)完善维护管理档案管理

设备维护档案管理可以作为维修设备与更换零件的根据。对于广播电视技术,建立设备基本信息档案,在维护管理过程中可以逐项对比,防止缺漏项。部分使用量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的设备与零件可以创建专门档案,做好定期检查记录与第三人复查制度,检查重要结构单元的受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