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求知,我快乐——谈英语教学中如何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我求知,我快乐——谈英语教学中如何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冷静

冷静新沂市第十中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目标中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他人合作,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品格。”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态度属于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对学习活动具有动力和调节功能。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人的活动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平等对待,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堂是师生在学校共同生活的中心舞台,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主要场所。和谐的课堂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实现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据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十分注意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助学者和监督者。在传授知识时,我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尤其是后进生,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这种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和创造潜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比如,课堂上的提问,我一直习惯设计不同层面的问题,以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提问到,从而实现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

二、打造多元化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新课导入的多元化——激发兴趣的前提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评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是关键。因为好的导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亦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顺利转化,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BUnit6Reading时,我用猜谜方式来导入:①Ihaveatail.Icanrunfast.Ilikecarrots.WhatamI?②Ihaveashell.IcanlivelongbutIrunslowly.WhatamI?③Icanfly.Icanlearntospeak.WhatamI?学生在猜谜中不仅动了脑筋,还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又如我利用学生喜欢追根问底的心里,设置悬念来导入新课。在学习牛津英语8BUnit5Welcometotheunit时,用简笔画画出一只熊猫,接着问Whatdoyouthinkisit?很多学生肯定快速回答Panda.Whatelsecanyouthinkof?学生就会联想到标志,接着就引出国际慈善机构WorldWideFundforNature(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名字。这种导入,巧设悬念,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求答的求知欲望,不仅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还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在开课伊始我还运用了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等多种方法,不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以激发兴趣为前提。

(2)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提高兴趣的关键

固定的教学模式、老化的教学理念、呆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容易麻痹,钝化他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处于中下游的学生,长此以往,更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厌学。所以,为了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我总是想尽办法,让课堂因不一样而精彩。语法课,很多人为了讲语法而讲,讲的口干舌燥,结果收益甚微。我的语法课,总是融入到有趣的小故事、精彩的表演、动听的歌曲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大量的感知,领悟从而把握语法知识的运用。如牛津英语中学习现在进行时时,我让学生表演尽可能多的动作,再让未表演的同学说出他们正在进行的动作,并学会用英语表达如Aisdancing.Bisrunning等。在观察表演的不知不觉中会用现在进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多媒体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呈现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实现英语教学中的“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及意志品质。在学习牛津英语8AUnit4ReadingThestoryofXingWang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①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物的部分特征,让学生们尽快猜出动物们的名字(学生们这时兴趣高涨且注意力相对集中),但是最后一幅图(事先遮住)没有告诉他们动物的特征,而是让他们猜一猜Whatanimalisit?(借学生的好奇心,近一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②播放视频thegrowthofpanda,让他们真实的感受熊猫的可爱与珍贵。

(3)教学任务的多元化——持久兴趣的保证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需求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个体的差异,在能力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及家庭作业的布置上,都是分层布置的。如8AUnit1Reading部分的作业布置,我把学生按能力的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背诵课文并会自默;B组只要会其中一篇并自默;C组能熟读课文,了解意思即可。这样的布置方式,既让优等生在能力上有所提高,又让能力一般的学生减轻压力,从而认真完成作业,最终殊途同归,每个学生都获取了一定的知识。分层作业的布置,不仅没有让学生感到厌烦,还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也是让学生保持积极学习态度的有力保证之一。

三、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成就感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只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成就感。而成就感的建立,恰恰又推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心理学家西卡森特米哈伊的沉浸理论告诉我们:在沉浸状态中,我们享受着巅峰体验,同时也作出了巅峰体验—我们感受快乐,展现最好的状态。所以英语教师应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保持求知的热情。并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反响和共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享受,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