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好某大桥的改造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2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好某大桥的改造工作

孟红尧周伟峰章嘉强(浙江海滨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关键词:桥梁;改造;方案

某大桥是某市境内的重点交通枢纽,承担着从江南到江北的重要交通运输任务,为满足大型设备运输的需要,决定对其进行改造。设计采用了对原桥采取保留下部结构,只拆除其上部构造进行重建的方案。新桥横向布置5片T型梁,采用湿接缝连接;主梁梁高分别为1.2m及1.1m,梁中距1.6m,桥纵向设置3道伸缩缝,中间桥面连续;桥面设置8~14cm厚的混凝土现浇层和6cm厚的防水混凝土铺装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人行道板和钢制栏杆。

1施工方案的选择

由于桥梁改建严重影响了该市的交通运输,而且对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工期要求很紧,合同只有4个月工期。如果按常规的施工方案,即场外预制T梁、平板车运输、机械(吊车或架桥机)安装,考虑从预制T梁、拆除旧梁、处理桥墩台支撑面、支座安装、吊装新梁、接缝处理、桥面及附属等各道工序的作业时间和组织衔接、技术衔接时间,难以满足工期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外建预制场的征地拆迁、场地平整、施工运输道路、台座、临时设施和吊装运输等费用,成本比较高。综合以上两方面和现场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采用了利用旧桥面作新梁预制平台和旧梁运输道路、现场预制、现场简易龙门吊平移安装、拆除旧梁和预制新梁同步流水作业的施工方案。由于设备简单轻便,对支撑面的要求不高,因此可以提前插入破梁工序、运梁制梁互不干扰,能组织固定节拍流水作业,充分利用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

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拆除护栏——拆除下游向2片梁——上游向3片梁上预制下游向的2片T梁——平移安装下游向2片梁——拆除上游向3片梁——在已经安装好的T梁上预制上游向的3片T梁——平移安装——与前2片T梁连接成整体——桥面铺装——安装人行道——桥面防水混凝土——栏杆安装——桥面整修——荷载试验——验收。

3主要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3.1旧梁拆除方法

3.1.1桥面解体:用风镐沿两梁肋之间的中心线和桥墩中心线凿开混凝土,用氧割切断钢筋,把梁体分割成单片T梁。

3.1.2旧T梁拆除与平移:采用2台20t手动葫芦配合简易龙门架吊梁,用2台5t手动葫芦同步拖动龙门架和梁一起横移。吊梁时梁的两头高差不能太大,因此两端的手动葫芦必须同步,使梁体始终保证水平。移梁需要利用的旧梁不能完全与桥面脱离,因此旧梁钢筋暂时不能割断。需要利用的新梁则必须至少有2片梁连成了整体(即接缝钢筋已经焊接牢固),移梁时2台葫芦应基本同步,速度不能太快。

3.1.3旧T梁运输:采用16槽钢焊接运输平车,20槽钢作轨道,2t慢速卷扬机牵引。用龙门吊将梁吊起,前后各推进移梁平车,然后将梁落到移梁平车上,移开龙门架,用卷扬机慢慢把梁拖到桥头,再用千斤顶顶起,把移梁平车推出,然后用千斤顶和枕木配合落梁到地上即可。

3.1.4旧T梁破碎处理:采用液压破碎头破碎,回收钢筋后用拖拉机运到废渣场即可。

3.2新梁预制

3.2.1台座:采用枕木上反扣22槽钢,枕木间距0.8m,顶部设3mm钢垫板。需要注意的是台座设置预拱度时应考虑旧梁本身的挠度,因此应进行必要的静载试验,以对旧桥在预定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进行调查。

3.2.2模板:T梁侧模板均采用定型钢模板,委托专业模板厂加工。板面用3.5mm钢板扎制,└63角钢和5mm钢板做背筋,间距30×40cm,模板设置上、中、下三道Φ16的对拉杆,在└63角钢上焊接挂附着式振捣器的装置。由于桥面上工作面狭小,外侧悬空,从安全角度考虑,每块模板不能太大,必须保证2人能轻松抬起,一般模板长度1~1.2m。为统一规格、减少模板数量,9m和13m的两端相邻横隔板间距通过设计变更调整为统一的4.2m,中间段设置3块共4m的模板,模板高度采用调整与低模的相对高度位置调整,横隔板采用另外安置木方的办法调整。

3.2.3钢筋:钢筋采用钢筋棚内集中预制成片,现场绑扎成骨架,主筋连接采用双面搭接焊,接头应错开50%,钢筋网片采用点焊和绑扎相互错开。支座垫板位置必须准确,并与钢筋骨架焊接牢固,绑扎钢筋时应设置垫木和固定支架,以防止钢筋接触台座污染上脱模剂和钢筋骨架倾倒变形。

3.2.4混凝土:T梁混凝土施工应考虑以下特点:(1)构件尺寸小而钢筋密,T梁肋板厚只有22cm,而布置了3排4层?覫32和?覫36的钢筋,因此要求混凝土和易性好而且骨料粒径小;(2)由于工期紧,因此要求T梁的养护时间尽可能短;(3)T梁的预制时间均在冬季,气温低,必须采取保温防冻措施;(4)由于制梁、架梁流水作业,因此工作面狭小。

(1)T梁混凝土设计强度C30,为确保制梁周期,我们按C40考虑,通过高效减水剂的早强效果和暖棚法养护措施,一般在4~5天内可达到28~30MPa,满足安装的强度要求。混凝土采用42.5普通硅酸盐袋装水泥、0.5~3cm碎石和机制砂配置,掺0.8%的AC-8型高效减水剂,坍落度10~14cm。

(2)采用J350型强制式拌和机拌和,50C型输送泵运输入模,Φ30插入式振捣器配合高频附着式振捣器密实成型。混凝土应一次连续分层浇注,分层厚度一般应控制在30~50cm以内。混凝土振捣应仔细,特别是端部支座垫板和横隔板等钢筋紧密部位。浇注时应制作同步同条件养护试块,以试验架梁强度。

(3)为缩短制梁周期,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暖棚法养护,即利用T梁翼板做支撑,用彩条布覆盖成暖棚的封闭空间,暖棚内每2~3m一个煤炉烧水形成保温保湿的养护环境。

3.3桥面及附属

3.3.1桥面钢筋:钢筋连接采用双面搭接焊,现场绑扎,接头错开50%,上层钢筋应按60×60cm的间距设置“Z”型支撑,保证其不下沉,其他同梁钢筋。

3.3.2桥梁伸缩缝:桥梁伸缝逢应在T梁混凝土内留预埋件,伸缩缝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脱焊的部位应补焊,伸缩缝应与预埋件焊接牢固,并加强锚固钢筋,伸缩缝的宽度应根据安装时的天气和气温调整,顺桥面坡度安装,高度齐桥面,桥梁伸缩缝下的空隙部位应装好模板,防止漏浆,施工桥面混凝土时应加强伸缩缝处的振捣,保证密实。

3.3.3桥面混凝土:混凝土采用输送泵运输,人工粗铺均匀,再用滚杠赶平,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初步振捣,振动梁最后振捣成型,等混凝土收水后再人工用铁抹子收光,达到强度后刻纹。桥面混凝土一般采用自然养护,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才能开放交通。

3.3.4人行道护栏:在左岸桥头布置场地预制,钢筋、混凝土设备利用T梁设备。人工抬到现场后安装,注意与T梁内预埋钢筋焊接牢固。金属栏杆采用外委托加工,现场拼装后与人行道预埋钢筋焊接牢固并校正后,再浇注底座混凝土。焊接件经过除锈处理后涂刷2道红丹防锈漆和1道银灰色油漆罩面。

4结论

已经淘汰的一些简易、原始的施工方案用在一些特殊的工程上也可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关键是要针对项目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选择,认真作好技术经济分析。象本工程全部采用自制原始设备,采用桥上预制方案,不但工期很短,而且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蒙云,卢波.桥梁加固与改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

[2]王国鼎,袁海庆,陈开利.桥梁检测与加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0.

[3]刘辉山.朗江大桥改造工程施工技术[Z].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