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减容术围期手术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胸腔镜肺减容术围期手术的护理

庄兰庄艳余江燕

庄兰庄艳余江燕(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610000)

作者简介:庄兰(1956-),女,大专,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往主要是内科治疗,但疗效不显著,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术(LVRS)是近年肺气肿治疗领域里新开展的最有效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该术式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从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12例肺功能极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行肺减容手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前作好心理护理和呼吸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功能的维护。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通畅。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肺减容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原来的呼吸困难基本消失,术后肺功能和血气检查基本正常。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肺减容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胸腔镜;肺减容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57-0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往主要是内科治疗,但疗效不显著,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术(LVRS)是近年肺气肿治疗领域里新开展的最有效方法,我科于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为12例肺功能极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行肺减容手术,取得较满意的近期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4.6岁。患者均经内科治疗10年以上无效,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持续吸氧者8例,按需吸氧者4例。按呼吸困难分级标准,本组三级8例,四级4例。查体均有桶状胸,X线胸片示肋间隙增宽,膈肌下降,圆顶形消失,肺纹理稀疏,胸部CT检查12例肺组织均呈匀质状过度充气改变。本组单侧LVRS9例,双侧LVRS3例。

1.2手术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双腔管全身麻醉,左侧90°卧位,于腋中线第七肋间切口1.5cm,置入胸腔镜,单肺通气,发现右肺下叶多个成团肺大泡,最大约10cm×10cm×8cm,最小3cm×3cm×3cm,其中前内基底段肺大泡已破裂,并与胸壁粘连。行下叶肺减容手术,松解下肺韧带,于肩胛线第七肋间,腋前线第四肋间分别切口1.5cm,置入12mm,切割缝合器,从内基底段开始切到外基底段,切除包括肺大泡在内的20%-30%肺组织。肺创面漏气处喷涂生物蛋白胶,喷洒滑石粉,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二根。手术顺利,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良好,原来的呼吸困难基本消失,术后肺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1.3结果:本组均带气管插管回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带机23小时,11例带机3-6小时,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5-8天,术后24小时内胸腔闭式引流量为100-400ml,术后10-15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24个月能自由行走、爬楼梯,生活均能自理,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手术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比较:(见下表)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肺减容手术是近年新开展的一项高难度手术,病人及家属因对其不了解而产生紧张、焦虑心理,思想负担较重,我们运用护患沟通技巧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关系,认真观察其言谈举止,详细了解其思想状况,认真倾听病人诉说;生活上多关心,满足合理需求,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方式,区别开胸与非开胸手术特点,使其了解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状症,以便创造良好的情绪配合手术。

2.1.2做好术前呼吸道准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或肺部感染,肺功能爱到不同程度损害,肺泡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加之术后手术的创伤,疼痛和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刺激等因素,易致术后呼吸变浅快,产生呼吸功能不全,因此,术前做好呼吸道准备尤为重要。口腔是进下下呼吸道的门户,要求病人早晚刷牙,并用消毒水漱口,以减少上呼吸道的致病细菌。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排痰、深呼吸、吹气球等锻炼,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并准备详细记录,为临床治疗及调整呼吸机参数提供依据。本组患者在监测期间收缩血压平均维持在90-130mmHg、心率保持在80-110次/分、血氧饱和度达90-95%左右。

2.2.2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因病人全麻术后带气管插管回病房连接呼吸机。气管插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气管插管是术后病人通气、排痰唯一的通道,要定时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确保位置正确并通畅。术后定时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呼吸机辅助通气有效,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在80-100mmHg,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mmHg,动脉收缩压>90mmHg,PH7.35-7.45,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1-95%左右,吸入氧浓度45%,呼吸频率18-24次/min。各种数据居于正常。1例术后23小时、11例3-6小时后经充分吸痰后拔除气管插管,并进行拔管后护理:立即取半卧位,协助病人翻身,有效的拍击背部咳痰,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4-6L/min),同时交替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有效湿化呼吸道内泌物。密切观察拔管后的反应,包括神态、心律、呼吸节律。本组患者拔管后无不良反应,呼吸平稳。保持了呼吸道畅,无肺部并发症。

2.2.3呼吸功能的维护:本组患者病情重,年龄大,术前肺功能差,肺顺应性降低,肺减容术后残气量减少,呼吸道阻力增加,肺弥散功能异常改变,患者均有吸烟史,加上老年人呼吸肌能减退,术后伤口疼痛,使患者排痰运动减弱,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所以术后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十分重要。患者术毕带气管导管回病房,常规呼吸机控制呼吸,一般控制呼吸频率在18-24次/分左右,超过30次/分呼吸频率过快,有缺氧可能,应作血气分析。为避免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发生对抗,间断静推芬太尼,肌注杜冷丁。这些药物对中枢和呼吸机的残留功能有抑制作用,所以吸痰时患者易发生缺氧,为预防缺氧发生,每次吸痰前,采用吸入纯氧2-3min后再吸痰,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钟。

2.2.4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术后24小时内每30-60分钟挤压胸腔管一次(自上而下),以确保胸腔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质和水柱的变化,如有胸闷、气促或呼吸费力等早期呼吸衰竭或肺漏气症状,应及时将病情变化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1例患者术后肺创面持续少量漏气4天,经过抗感染、解痉、支持等治疗,分别于第5天拔除上胸引流管,第8天拔除下胸引流管。11例均3-5天拔管,拔管后无不良反应。

3评价

肺减容手术是手术切除被破坏的肺组织,减少生理无效腔和肺静脉分流,减少肺残气量,减轻肺阻力,改善肺通气和血流,增加肺弹性回缩力,从面增加气体流动和减少肺过度膨胀。对晚期肺气肿患者行肺减容手术,能明显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组患者于术后10-15天痊愈出院。出院后6-22个月复查,患者无呼吸困难,活动耐量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1]王俊.肺气肿外科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4

[2]谭爱梅.肺减容术后呼吸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91-592

[3]毛美霞.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71-72

[4]刘珺,杨春项.肺气肿胸腔镜减容术术后监护[J].现代护理.2003,9(12):92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