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境合适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这样的情境合适吗

汤培海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21110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强调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信息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优化情境设置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用优化的情境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案例一

日前有幸听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走进数据库》,上课一开始,教师播放了校园田径运动会比赛视频,学生观看的兴趣比较高,同时观察到,大部分男生的兴趣要比女生要高。

视频结束之后,教师提问运动场上比赛的运动员参加了哪些项目,经过学生讨论得出结果,此时发现讨论还有回答问题过程中,男生比较积极,女生并不积极。教师提出我要如何收集这样的报名项目表,引出新课“走进数据库”的内容。在数据表时又创设了其他的情境,在探讨“数据表的构建”时,因时间不足,而匆匆结束。

二、案例二

同样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第二单元“有效获取信息”的第一节“数字化信息的获取与表示”,首先教师展示文章“心里盛开的荷花”,展示学校学生的照片,引出主题活动:为了推动“阳光体育活动月”活动,学校要求每班围绕奥运会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最终交电子作品加以评比。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信息,搜集哪些类型的信息?此时注意到学生反应并不是预期的那么热烈,显得很冷淡。

在谈到有关文本信息的获取及数字化表示,设置情境一:小明在准备主题班会时,从《青年文摘》上找到了一篇文章。提出问题:是否无法对文章内容进行修改、加工?布置活动,体验OCR技术。教师在布置任务后,首先指导学生参照学案、视频录像完成相应的任务,但留意到个别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制作精美的学案上,加上部分学生对尚书OCR软件使用并不熟悉,教师在发现这部分学生参照学案无法自主完成任务后,首先进行讲解提示,最后又重新通过广播演示,教学生如何具体操作。随后创设了多个情境,学生以探究学习为主。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情境创设结束,学生还没有明白具体,就要求开始上机探究完成相应的任务。能完整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学生不多。

最后,因时间不足,学生的在线练习没有完成,也没有反馈,小结由教师概括,期间由于授课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真正上机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三、反思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逐渐被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虽然经过尝试和实践已被证实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质量,但目前对教学情境的滥用也是不争的事实。事实证明,情境设置不当不仅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优化的情境设置,才能形成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反思一——以教学目标为准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因而创设情境时,教师应首先考虑,该情境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如果仅为了创设情境而设立,会让教学情境成为课堂的一个“包袱”,像这样的“包袱”,应该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内容或干脆将其删除。

2.反思二——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点。目前由于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这方面学生的差异,才能使情境真正关照到所有的学生,在案例二中,部分学生对尚书OCR软件操作不熟悉,同时情境背景的长度要适度,在情境创设结束后,要留有学生思考的空间。

3.反思三——面向全体学生,掌控时机。信息技术教学是为了让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创设情境时要顾及全体学生。案例一中,教师选择了田径运动会的主题,迎合了一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的兴趣,却没有考虑到女生对田径并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在整个情境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实施情境教学时应该考虑效能问题,也就是说实施情境教学所花费的时间(投入)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产出)要有一定的比例,不能投入很大,产出却很低,在两个案例中,教师的整个导入过程中过长,导致后面的教学时间不足。所以要提高教学有效性,优化教学情境,一般而言,课堂的导入最好不超过5分钟。

4.反思四——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有了多媒体,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有时候,过于华丽的多媒体会让学生眼花缭乱,反而抓不到主旨,从而也减弱了情境设置的效果。

5.反思五——要围绕相同主题。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可能包含多个知识点,可以创设出多个教学情境,但是所有情境应该围绕一个主题,综合创设,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情境的优势,使整堂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案例一中在创设田径运动会情境之后,在构建数据表时又创设了其他的情境,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显得不完善、不流畅。

6.反思六——注重设置过程中情境与情境的连贯性。信息技术学科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的连续性,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前后连贯的。所有情境的设置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从而保证整个课程的顺利展开。在案例一中,由田径运动会情境突然跳入到其他,情境与情境之间显得不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