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经济中工程造价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浅谈建筑经济中工程造价管理

卢金忠

安阳同心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笔者简述了我国目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缺陷以及情况,给出了对应的策略,希望通过笔者的阐述,约束工程造价管理行为,让工程造价管理更为有序、高效,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能。

关键词:建筑经济;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当前,建筑领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正在不断攀升。伴随社会进步、城市化不断深入与建筑行业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已经渐趋白热化,对建筑领域的需求也较大。但是,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是建筑领域的核心版块,是决定工程管控质量的重要内容,能够约束工程造价活动。所以,怎样做好建筑经济项目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尤其关键。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缺陷

建筑经济工程造价管理受到很多因素的作用,不仅包含前期预备作业、经济技术可行性等,还包含造价管控理念、造价管控版块等,弥补这部分缺陷,方能够提升造价管理水准。

(一)经济技术的协调性差

在建筑经济工程造价中,经济技术的协调性差强人意,具象化地讲,就是项目设计与投入配置无法协调。设计通常被看成是设计师的专项工作,而造价管控被单独作为财会人员的工作,但是从项目实践方面来讲,设计师在现场调研、方案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供应有关的指标指导会计师,以完成项目估算与预算。而估算与预算就牵涉到多个领域,会计师缺少对现场状况的完整解读,在估算阶段会出现偏差,忽视对应的元素,导致设计的保守浪费。

(二)预备作业不科学

建筑经济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的提升,与预备调研作业的高效性密不可分。而目前,大部分预备工作无法令人满意,这势必将降低项目造价管控的效率。具象化地解析,预备作业不科学表现在:首先,投入估算的数据与项目具体状况有误差;其次,并未取得有关机构的概算定额、数据,总概算编纂存在漏洞;再次,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很难明确或解读设施、原料的价格指标,项目造价的预估无法完成。

(三)管理无法衔接

工程造价管理包含很多版块,当中不但包含投入估算、动工图纸的预算、结算价,还包含设计概算、合约价、决算价等,这部分版块是相互补充又相互制衡的。然而因为我国的项目造价管控系统还在构建中,无法有效完成管理限价。对会计师来讲,工程造价搜集、整合与解析的材料发挥的功能有限,这部分材料都被个体把持,没有形成资源分享。

二、建筑经济中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

(一)项目设计时期

项目设计对项目造价的作用显著,科学的动工设计方案可以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设计时期,应留意下面的内容:

1.强化设计管控与审核力度

(1)完成设计招标

通常情况下,项目设计成本在项目总造价额中的比例只有1%,然而这些成本对工程造价的作用比例能够达到75%。所以,应留意项目设计的成本,从项目的收益层面来讲,设计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工程设计造价的管控应着眼于经济与科技的融合。所以,为了提升设计企业在设计阶段的职责理念,提升设计品质,应解读市场动态并完善设计作业。对大规模建筑项目来讲,通常要实施设计招标,透过招标的模式来优选设计方案。

(2)完成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说,在设计规划书中明确投入预算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初次设计,以初次设计的概预算来绘制施工图纸,对设计文档实施优选。在项目设计阶段,经济管控者与设计师应通力合作,以节约成本、加强技术引导来完成项目设计。在确保设计品质的基础上,对动工设计与技术设计改变状况实施管控,让项目动工各层面的造价减少。另外,要使用价值工程学说解读工程造价,优选方案。

(3)变更设计收费的模式

这是讲,以设计品质为收费根据,设计企业在设计图纸阶段,参考价值工程学说,对多类设计方案实施经济与技术的对比与解析,在保证建筑质量与安保系数的基础上,使用新工艺、新原料、新科技减少项目造价,并兑现奖励政策;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应实施对应的惩处。

2.对设计变更实施严格的审核

对设计改变的状况,审计师应完成严厉的审核。透过设计变更提升了建筑质量、扩充了设计规模的,在审核阶段应通过原审核机构的审查批复。对项目变更引发的工程造价的变动幅度应另行通告。对纸条变更或口头变更工程量不能审查更不能签字,例如,监理机构如果查到设计方案存在漏洞,应在征询设计企业建议后实施变更,严禁私自变更工程量。

(二)项目招标时期

建筑项目通常是依照法律进行招标,建筑企业应依照招标的状况,挑选合适的动工企业。而且,建筑企业与中标的动工企业在签署合约阶段,要以中标价为根据,明确项目的承包合约价。通常来讲,项目承包价一旦明确不能任意更改,然而也会有特殊状况,通常能够分成下面几类:

1.建筑企业所供应的项目实物量与项目的具体状况不吻合的。

2.由于施工图纸的改变,致使实物量也对应的产生变更。

3.项目进度大于1年的,并且并非把风险费归入项目的承包价内的。

面对前两类状况,应依照项目的实物量完成对应的调节,在单价层面,第一类状况应以投标报标价为准;第二类状况应以工程图变更为准,对工程图变更而导致的工程项目与数目的改变,应实施对应的调节。面对第三类状况,要以当事方的承包合约为准进行调节。

(三)项目动工时期

项目动工时期,通常应注意以下内容:

1.原料价格管控

在原料价格管控层面,应依照市场动态挑选优质厂商。在项目管控阶段,要设立一个信息管理机构,对原料价格讯息实施搜集与解读,把原料价格输入到电脑终端,以当代化的管理模式来解读原料价格变更动态。依照原料报价讯息,比较各阶段的项目原料单价,对进货时段、进货途径与售价实施解析与归纳,订立原料购货规划书。并且,还要完善原料报价体制,规范采购行为,加强核算意识,规避违规情况形成,降低原料成本。

2.项目设计时期的工程造价管控策略

对设计时期的造价实施管控,第一,应完成限额设计来取代以往的设计模式。在投资估算范畴内完成项目设计,提升业主的经济收益;第二,在作业阶段,应向工作人员灌输节省成本与关注公益两个层面的理念,这就需要所有造价师应第一时间解析并完成项目投入的时效性解析,并完成对有关讯息的分享并往上回馈,为设计的完成提供资本方面的支持。

(四)对招投标时期与动工时期的工程造价采用的管控策略

在项目造价材料方面,派遣专属人员完成信息的搜集与整顿作业,并构建相关的资料库,把项目造价管控推向准则化、体系化与高效化。第二,应强化工程招投标的权威性,提升有关人士的整体素质,预防压标或低价抢标等情况出现,严令禁止招标人士需要压价让利或垫付薪酬动工,让招标与投标两方都获得可观的收益。进行权衡后,挑选优质企业,保证建筑质量与建筑进度,对中标的建筑实施高效率的承建;第二,应强化动工管控力度,严格控制项目造价。

此外,招标文档对项目造价管控来讲极为关键。其牵涉到很多层面的元素,不仅包含动工环境、工程进度、原料设施售价明确、开办成本、竣工验算,还包含企业情况、项目品质、取费准则、造价波动率、特殊项目工程计价模式等。招标文档是招投标行为的中心。当中的重要约定与允诺以其为核心完成,投标人写出书面允诺,最后完成投标。正因如此,假如招标文书推出后产生疑问,应第一时间进行补充阐明。开标后,对招标文书的具象化内容,要实施询标并完成记载,为施工承包合约的订立扫清障碍。

结束语:

综上,伴随市场经济的进步,工程项目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明确与管控。正因如此,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的管控既要注重全方位性又要兼顾偏重点解析,并运用建筑周期内的核心讯息,解读市场变化规律,规避资金的挥霍,从而提升建筑资金的投入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顺利.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J].广东建材,2015,(6):77-78.

[2]王瑞华.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J].城市建筑,2014,(2):152-15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