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分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巧用分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李学明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李学明

人的差异是不可否认的,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也实在是一个事实。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应对这种差异,如何利用这种差异,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长足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我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说一下.

一、让学生自己定位,避免对立情绪

我们老有种误解,学生不愿分层。记得以前看过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一则消息:分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班,结果四分之一的学生主动报了排名最末的C班,且报名结果与校方预计基本一致。专家指出,孩子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比想象中的要强,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家长不必过分为孩子心理受不了而担心。

上师大教育科学院陈静逊副教授说,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最终为自己选择一个班级,表明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是成熟的表现,而能下决心报名基础班,又说明这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家长应该尊重支持孩子的选择。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教过的一个叫庞川学生,初四时他是班级前二十名的学生,但是他当时初四辅导就选择跟着后面的学生辅导。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感觉好。这也许就是俗话说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心理。

我在课堂中从来不使用“层”的词语,无论是以前教非毕业班还是现在的毕业班,我在布置作业时都这样说:“基础知识好的同学掌握……基础知识差点的同学掌握……”学生就会很快归类,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对立。其实学生对于自身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是最了解的,如果他们能感知到老师的诚意,知道老师这么说是为了他们自己好,一切对立情绪将迎刃而解。

二、初一至初三分层体会:侧重于预习、记忆目标分层

很多学生学习跟不上往往不是不学习而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作为老师,各个层面的学生在预习、巩固、检测中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要让他们一目了然。例如教学目标可分为这样三个层次:Ⅰ层为基础目标,起点低,难度小,较容易达到,适合C级学生;Ⅱ层为中级目标,难度略有增加,初步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适合B级学生;而Ⅲ层为高级目标,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能力,适合A级学生。同时,等级目标的制定还有利于激发不同等级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如C、B等级的学生可以在较好完成本层次目标之后,尝试向高难度的B、A级发起挑战,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斗志,而A级的学生也可以通过B、C等级目标的学习对基础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与巩固,从而更好地完成本层次目标,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初四分层体会

由于多年教毕业班时,我发现初四复习分层,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初四现在不止是ABC三层的问题,差距太大了。有的同学做中考的模拟题每次都接近满分,基础知识很扎实;有的同学基础知识一般;有的同学的基础知识几乎是空白,什么也不知道。

我在上课时一般集中复习两个或一个专题,把该讲的讲透,然后我就让学生自主复习。我不显性分层,而说“基础好的同学……,基础稍差点的同学……”我习惯把任务一步步写在黑板上。一节课下来,尖子生不仅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还能超前复习。基础差的学生能完成一到两项任务,有的学生连一项也完不成。我常跟学生说:“你不要看别人干什么,一个人一个进度,把你自己的工作干好就行”。在讲题时,对于尖子生和后进生各自的问题单独讲解,只对于大面上的问题才对全体学生讲。这样能节约所有人的时间。我觉得初四分层复习既能让尖子生飞起来,又不至于让后进生落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在做题时我也有意识地分层布置。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同学,我往往布置一些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的题,加强巩固。对于基础知识特别好的同学,应侧重于让他们学会如何串线索,如何分析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他们在基础上“拔高”。

四、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分层教学能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缩小与优秀生的差距。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不仅不会限制优秀生的进一步发展,或许他们会学得更快一些。他们也会选择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如果不分层“齐步走”的话,会使他们的自主发展成为泡影。

既然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不同方面智力优势也是不同的,我们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使其在各方面都得到应有发展,使其具有优势的一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或许不致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应本着为各类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思想出发,给学生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不要把着眼点局限于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应从长远考虑,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当然,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要求,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各类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