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离退休干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部队离退休干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临床分析

揣兰香1潘建新2邢效如1

揣兰香1潘建新2邢效如1

(1解放军第254医院神经内科天津300142)

(2解放军第254医院呼吸内科天津300142)

【摘要】目的:了解部队离退休干部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情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评定标准,以8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9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患者中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在积极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应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以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焦虑;神经心理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086-02

脑梗死和脑出血后造成的各种躯体功能损害性症状使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患者的心理状态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甚至会加重脑卒中复发的概率[1-2]。近年来,有关脑卒中后患者的心理行为变化和抑郁焦虑状态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对我院军队离退休干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以寻找其防治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87例住院患者均来自于军队离退休人员。入选标准:(1)有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2)经临床和影像学(头颅CT或MRI)等确诊为脑卒中;(3)意识清楚,无理解障碍和失语;(4)脑卒中前无精神病史;(5)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疾患。其中男性7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6.56±8.39岁。脑梗死68例,脑出血19例,病变部位分布于基底节、丘脑、枕叶、顶叶、额叶、颞叶,病程13.56±5.47月。选择92例军队离退休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均无脑血管病史,无痴呆、精神异常及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其年龄分布、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等与观察组基本一致,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所有入选患者均能独立完成问卷及调查。

1.2诊断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测评,SDS标准分≥50分确定为抑郁,SAS标准分≥50分确定为焦虑。

1.3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SDS、SAS测评,收集年龄、性别、病程、卒中次数及性质、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肌力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SDS、SAS评定结果(见表1)。

不同病程的患者SDS评分比较显示,随着病程的延长,SDS分值有逐渐增高的趋势,3个月以内者SDS分值最低,病程在1年以上者SDS分值最高(P<0.05)。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SAS分值最高,病程在3个月~1年者SAS分值最低,各时间段间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脑卒中后的躯体功能障碍对患者是一个重大的心理刺激,从而使患者容易产生情绪低落、自卑、烦闷、失眠、惊恐、急躁易怒、灰心绝望等一系列抑郁和焦虑症状。近年来,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障碍已引起了国内外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步认识到脑卒中后心理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恢复,是影响脑卒中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3-4]。本组资料观察结果发现,脑卒中伴发抑郁和焦虑性情绪障碍的患者分别为51.72%、47.13%,二者兼有者为8.05%,其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目前关于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确切机制尚未明了,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脑卒中后损害了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受阻,使此两种神经递质合成功能低下,从而导致情绪障碍[5-6]。卒中后抑郁和焦虑情绪与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临床观察发现,脑内各部位病变均可引起心理障碍,情绪障碍的发生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密切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者出现情绪障碍的人数较多,程度也较重。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明显改善。因此在治疗方面,应通过积极治疗脑卒中,防治脑水肿,减轻占位效应,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或免除应激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最终促进抑郁、焦虑情绪的好转。对伴有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障碍的患者,应以常规治疗脑卒中和正规康复训练为主,同时积极进行心理支持治疗,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宣传脑血管病防治知识,让患者对脑血管病有正确的认识,帮助患者改善和消除情感障碍,同时还要引导患者加强身心锻炼,调动患者内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缩短病程,减少残疾,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观察发现,对某些抑郁和焦虑情绪较重的患者,在积极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乌灵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氟西汀等中西医药物治疗[7-9],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而且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观察及应用。

【参考文献】

[1]SiboltG,CurtzeS,etal.Post-depressionanddepression-executivedysfuntionsyndromeareassociatedwithrecurrenceofischemicstroke[J].CerebrovascDis,2013,36(5/6):336-343.

[2]汪学东,孙文艳.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系统评价[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1):44-47.

[3]GhoseSS,WilliamsLS,SwindleRW.Depressionandothermentalhealthdiagnosesafterstrokeincreaseinpatientandoutpatientmedicalutilizationthreeyearspoststroke[J].MedCare,2005,43(12):1259-1264.

[4]王玉莲.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2,24(4):216-217.

[5]赵尔康,韩泰然.卒中后抑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9(1):60-61.

[6]TangWK,TangN,LiaoCD,etal.Serotoninreceptor2Cgenepolymorphismassociatedwithpost-strokedepressioninChinesepatients[J].GenetMolRes,2013,12(2):1546-1553.

[7]史丽丽,赵晓晖,王瑛等.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抑郁状态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11):776-779.

[8]吴玉红,王松龄,蒋喜巧.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J].光明中医,2013,28(1):104-105.

[9]郭志宏,王珊珊,张咏梅.盐酸氟西汀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1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