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巴抗帕金森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美多巴抗帕金森应用进展

王智赵禾青

王智赵禾青(黑龙江省竞泽医药有限公司1500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122-01

【摘要】目的讨论美多巴抗帕金森应用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左旋多巴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经多巴脱羟酶作用转化成多巴胺而直接兴奋巴胺受体。

【关键词】美多巴帕金森

1.其他名称

多巴丝肼,复方苄丝肼,复方苄色拉肼,复方左旋多巴,LevodopaandBenserazide。

2.性状

白色或米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自含水乙醇中得到片状结晶,无臭,几乎无味,可溶于水、无机酸及碱式碳酸盐溶液中,不溶于乙醇、苯、乙酸乙酯、氯仿和乙醚。Tm为276~278℃(分解)。

3.药理作用

帕金森病患者脑内没有足够量的多巴胺。左旋多巴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经多巴脱羟酶作用转化成多巴胺而直接兴奋巴胺受体。羟苄丝肼可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脱羧,减少多巴胺的副作用和左旋多巴的用量。临床试验表明,左旋多巴和羟苄丝肼两种药物以4:1的比例结合可获得最佳效果。本品对改善肌强直及运动迟缓有明显的效果,对流涎、多汗、肌肉震颤、吞咽困难等症状亦有效,耐受性较好,疗效与大剂量左旋多巴相同。长期治疗后,帕金森病的一切症状会明显减退。

4.体内过程

左旋多巴口服后在大部分小肠内经主动转运被吸收,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1~2h,与高脂肪、高蛋白同时服用,可影响其吸收。本品广泛分布在体内的各组织中,但仅有2%~5%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而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的大量的左旋多巴在外周被多巴脱羧酶转化为多巴胺,产生胃肠道、心血管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左旋多巴在肝脏代谢,血浆半衰期约1~3h,80%在24h内以代谢物形式自尿液中排泄,小于1%以原形药物自乳汁排泄。口服左旋多巴单剂量0.2g或0.4g,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1.2h,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6~3h。

5.适应证

用于帕金森病、症状性帕金森病(不包括药物引起的脑炎后遗症、动脉粥样硬化性或中毒性)。

6.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最适剂量应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来决定和调整。

6.1治疗初期每次1/2片“美多巴250”片,每日3次。按周计算每日剂量增加1/2片,直到数周后达到治疗剂量。如果能定期检查,剂量可增加快些,如1wk2次,日剂量增加1/2片。有效日剂量一般为2~4片“美多巴250”或6粒“美多巴125”,分3~4次服。

6.2维持治疗每日3次,每次1片“美多巴250”。如果长期治疗后疗效开始出现著波动时,可通过服用“美多巴62.5”得到显著改善。原则上日用量不变,但可用“美多巴62.5”部分或全部取代“美多巴250”,分为2~4次服用。

6.3服用美多巴胶囊的病人,可在治疗期间的任何时候改用“美多巴250”片剂,但疗程不能停止。疗效和耐受性均不受影响。

6.4服用左旋多巴的病人改用美多巴时,方法如下,每日服用“美多巴125”的粒数相当于病人日服左旋多巴0.5g片剂总粒数减一。最小的首剂量为每日2粒“美多巴125”。病人应被密切观察一周,然后按需要可增加用量直至获得满意的疗效。如果临床症状恶化,可提前增加用量。

6.5如果治疗初期即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则不应进一步增加用量,有时甚至应当减量,但一般不需停药。当不良反应消失或可以耐受后,可重新增加日剂量,但增加速度更慢些。

服用本品是一长期治疗,在被确认无效前,至少应持续使用6月。

7.不良反应

本品与单用左旋多巴相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已被明显降低,如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和心血管障碍(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但在治疗初期仍可能发生,此外还可出现失眠、不安等症,罕见抑郁症和精神病。通常在治疗后期可出现异常的不自主运动。所有这些不良反应均与剂量有关,降低剂量后会消失或变得可以耐受。极少有停药的必要。另外,偶见ALT、AST和碱性磷酸脂合成酶升高(不超过正常值高限);罕见轻度暂时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8.禁忌证

严重内分泌代偿机能障碍,肾、肝、心脏功能不全者,精神病和严重精神神经病患者禁用。25岁以下患者或孕妇禁用。胃、十二指肠溃疡或骨软化症患者慎用。

9.注意事项

在用本品治疗期间,不应同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旦开始服用本品,其他抗帕金森病药不能突然停用,应逐渐减量。有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的病人,应定期进行心电图等心血管检查。青光眼患者应定期测眼压。手术病人应在术前2~3d停药。恢复治疗后用量可逐渐增至术前水平。服用本品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服用本品期间可同服抗高血压药,但不应用利血平和α-甲基多巴,因可对抗本品的作用。在此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禁用环丙烷或氟烷麻醉。

10.贮藏

密闭、室温、干燥处贮存。

参考文献

[1]朱海文.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J].南京部队医药,200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