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和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和展望

任永福

新疆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伊宁市835000

摘要: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水利工程事业本身关乎国家人民的利益,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入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思路,切实地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本文主要对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和展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评价;展望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反映了各地区经济阶段发展特点,要求构建与其发展相符的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构建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实现水利工程动态管控,更新水利工程管理方法,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现代化内涵

水利现代化的目标是科学构筑防灾减灾安全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农业灌排体系、完善的水管理体系和水科技创新体系,使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总体要求,围绕水利现代化,适度超前、全面加快水利改造和发展,不断创新现代化水利的发展思路,把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融入治水兴水全过程,加快建设更高标准的水利保障工程体系,加快实施农村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集成改造,创新现代水利的发展体制机制,提高水利行业科学治水的水平,强化水利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能力,以试点地区的水利现代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走出一条符合区域实际、体现区域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2.1施工之前准备工作不足

在正式施工之前,一定要考虑好所有因素,最好先进行试验施工,及时发现不足之处,以便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之下,快速的处理问题。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的现场进行详细的分析,排除存在的潜在危险,以及影响因素,考虑图纸,设计工程线路,合理有序的进行管理施工,而不是混乱无序,导致施工现场混乱,工程进度缓慢,不但影响了工期,也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

2.2管理技术和材料质量的问题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涉及的施工规模较大,所以,其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设备种类等都比较多,使得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相对也比较大。在实际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不服从监管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监管人员的工作无法顺利展开,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与此同时,现场检验人员在检测进场材料和设备时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进行检查,导致一些质量和使用性能不达标的材料、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为工程后续施工工作的进行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3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工程的质量高低跟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下有着直接的联系,人员素质因素,是影响水利施工进度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专业知识不足,导致在施工过程之中出现过多的差错,或者是对于工程的不负责任,减少了相应的施工工序,技术不够纯熟,这些都直接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低下,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3.1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主要借鉴了国内外已构建的水利工程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成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五大指标体系”,主要由规范化管理体系,调度运行及应急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设施管理及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等组成。按照指标划分原则,可以应用五大指标进行一级指标体系评价,一级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可以看作众多二级与三级评价指标的组合。

3.2评价方法

3.2.1定性指标评价

进行考核时,可根据评价意见将定性指标分为A、B、C、D、E五级;对应分值为0.9~1.0、0.8~0.9、0.7~0.8、0.6~0.7、0.4~0.6,可了解指标实现程度。

3.2.2开展定量评价

该项指标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掌控水利管理的现代化情况,然后制定出水利公共管理目标,并积极借鉴科研成果及专家意见,规范确定“定量指标目标水平”。结合指标定义,要求以现状值与目标水平衡量指标实现程度。

3.2.3分层综合评价

通常二级指标评价主要使用加权法操作,结合指标权重和三级指标考核情况合理确定二级指标考核制,并记录二级指标发展状况。一级指标由二级考核值通过相加获得,主要利用一级指标考核分值了解基本水平。进行综合水平评价时应用加权法分析,根据一级指标考核值权重了解系统实现情况,并具体分析体系建设状况。

3.3评价标准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一是初步实现。该步骤要求现代化系统达到85%及以上;二是基本实现。该步骤要求现代化系统总体水平在90%及以上;三是全面实现要求。该步骤要求现代化管理体系水平超过95%,而且二级指标也要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评价标准

设施管理评价指标中,对水库枢纽,大坝与水闸为0.80、0.20,多个水闸汇总并根据流量计算分摊,不考虑电站;梯级泵站,泵站、水闸与堤防权重为0.7、0.2与0.1,泵站、水闸根据流量分摊;对灌区,主干渠与分干渠权重是0.7与0.3,工程权重平均值分摊,对堤防、涵闸与堤防权重均为0.5,工程权重根据平均值计算分摊。

4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思路

4.1做好施工前准备

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应当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反复的检查、会审,确保在施工过程之中的万无一失,相关人员的技术交底要做到彻底、仔细,还必须派遣专职的工作人员对每天的施工进度做好详细的记录,做到及时上交、整理,以便在出现工程问题时,能够及时的查阅记录,找到原因,做出对应的解决。只有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才能保障施工时每一项工作都能够顺利的进行,从而提升工程进度。

4.2建立施工质量安全责任制度

每个施工过程都应该强调安全生产问题,但是还是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造成人身伤亡,耽误了工期。建立施工质量安全责任制定,可以有效的降低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首先,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其次,由安全生产部门分析和预测每一个阶段潜在的安全施工问题,将这些问题告知施工人员;第三,将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实行赏罚制度,对于没有发生安全生产问题的安全监督人员予以奖励,而对于发生安全生产问题的安全监督人员予以处罚。

4.3做好人员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其取决于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围绕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我们应该积极推进相关人员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相关单位必须要重视对水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资源开发,并要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按照方案和计划对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深造教育,补充专业技术知识,加强对水利工程维护和保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包括对水土保持、农田水利、水力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地质与地下水等内容的培训,提升监督和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

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当地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中,现代化管理一直是当前不断发展和被强调的新的要求。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我们要对于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进行合理协调,优化管理流程,构建一个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丹.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进程评价与战略构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9:114-123.

[2]杨军鸽.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效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孟戈,孙军红,邱元锋,雷声隆.湖北省农村水利现代化的特点与发展进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12:103-109.

[4]惠文娟.新中国成立以来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4.